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碳流追踪的绿色电力市场用户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碳流概念与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9-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1.3.2 主要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碳流追踪模型第21-38页
    2.1 潮流追踪模型第22-25页
        2.1.1 潮流追踪方法介绍第22-23页
        2.1.2 复功率潮流追踪模型第23-25页
    2.2 碳排放强度与碳流追踪第25-27页
        2.2.1 碳排放强度概念第25-26页
        2.2.2 基于复功率潮流追踪的碳流追踪模型第26-27页
    2.3 算例第27-36页
        2.3.1 算例基本描述第27-29页
        2.3.2 算例结果及分析第29-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用户侧绿色电力证书分配第38-53页
    3.1 绿色电力证书分配模型第38-41页
    3.2 绿色电力证书分配模型的实现第41-45页
        3.2.1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第41-43页
        3.2.2 绿色电力证书分配模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第43-45页
    3.3 算例第45-52页
        3.3.1 算例基本描述第45-49页
        3.3.2 算例结果及分析第49-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用户侧低碳管理第53-71页
    4.1 用户侧碳排放强度评级体系第54-57页
    4.2 基于边际碳排放的需求侧管理第57-62页
        4.2.1 同时段大用户用电优化管理第57-60页
        4.2.2 同地点用户用电优化管理第60-62页
    4.3 算例第62-70页
        4.3.1 算例基本描述第62页
        4.3.2 用户侧碳排放强度评级结果第62-63页
        4.3.3 同时段大用户用电优化管理结果第63-67页
        4.3.4 同地点用户用电优化管理结果第67-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基于碳流追踪的上海电网用户侧综合管理第71-83页
    5.1 简化上海电网系统第71-73页
    5.2 上海电网碳流追踪结果第73-75页
    5.3 上海电网绿色电力证书分配结果第75-77页
    5.4 上海电网用户侧低碳管理第77-82页
        5.4.1 上海电网用户侧碳排放强度评级结果第77-78页
        5.4.2 上海电网系统同时刻大用户用电优化管理第78-81页
        5.4.3 上海电网系统同地点用户用电优化管理第81-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6.1 主要结论第83-84页
    6.2 展望第84-85页
参考 文献第85-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城市林业土壤黑碳空间分布及与多环芳烃的相关分析
下一篇:生活垃圾层燃特性实验研究及低NO_x燃烧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