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论文--空气喷气式发动机论文--无压气机发动机论文--冲压喷气发动机论文

超临界压力下乳化碳氢燃料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2 超临界态流体的定义及性质第12-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超临界流体国内外换热特性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吸热型碳氢燃料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3 乳化碳氢燃料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2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第21-34页
    2.1 实验系统第21-28页
        2.1.1 燃料循环系统第21-22页
        2.1.2 电加热系统第22-23页
        2.1.3 压力控制系统第23-24页
        2.1.4 冷却系统第24-25页
        2.1.5 数据采集系统第25-28页
    2.2 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第28-30页
        2.2.1 实验内容第28-29页
        2.2.2 实验步骤第29-30页
        2.2.3 安全注意事项第30页
    2.3 实验误差分析第30-32页
        2.3.1 误差产生原因第30页
        2.3.2 减小误差方法第30页
        2.3.3 实验不确定度及其计算方法第30-31页
        2.3.4 各测量物理量的相对不确定度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乳化碳氢燃料的换热特性第34-52页
    3.1 乳化碳氢燃料的热流密度特性第34-39页
        3.1.1 热流密度的定义第34页
        3.1.2 热流密度的计算方法第34-37页
        3.1.3 出口流体温度和含水质量分数的影响第37-38页
        3.1.4 质量流量的影响第38-39页
    3.2 乳化碳氢燃料的热沉特性第39-43页
        3.2.1 热沉的定义第39-40页
        3.2.2 热沉的计算方法第40页
        3.2.3 出口流体温度和含水质量分数的影响第40-42页
        3.2.4 质量流量的影响第42-43页
    3.3 含水质量分数对换热能力的影响第43-47页
        3.3.1 换热系数的定义第43页
        3.3.2 燃料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第43-44页
        3.3.3 含水质量分数对乳化碳氢燃料换热能力的影响第44-47页
    3.4 出口流体温度对换热能力的影响第47-50页
        3.4.1 含水质量分数η=10%的乳化碳氢燃料第47-48页
        3.4.2 含水质量分数η=30%的乳化碳氢燃料第48-49页
        3.4.3 含水质量分数η=50%的乳化碳氢燃料第49-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4 乳化碳氢燃料换热特性与碳氢燃料的对比第52-61页
    4.1 热流密度特性的对比第52-54页
        4.1.1 碳氢燃料的热流密度特性第52-53页
        4.1.2 乳化碳氢燃料与碳氢燃料的对比第53-54页
    4.2 热沉特性的对比第54-57页
        4.2.1 碳氢燃料的热沉特性第54-55页
        4.2.2 乳化碳氢燃料与碳氢燃料的对比第55-57页
    4.3 换热能力的对比第57-60页
        4.3.1 碳氢燃料的换热能力第57-58页
        4.3.2 乳化碳氢燃料与碳氢燃料的对比第58-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5.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第61-62页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第69-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无人机协同的飞行航迹规划问题研究
下一篇:提高化学安定剂MNA抗偏析性和抗迁移性的新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