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不同类型泥页岩吸附能力定量表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归纳第6-9页
前言第9-19页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9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7页
        0.2.1 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第9-12页
        0.2.2 吸附气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第12-13页
        0.2.3 吸附气研究现状第13-17页
    0.3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一章 泥页岩吸附能力主控因素第19-32页
    1.1 样品与实验第19-22页
        1.1.1 样品来源第19页
        1.1.2 主要实验方法第19-21页
        1.1.3 实验结果第21-22页
    1.2 吸附剂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22-27页
        1.2.1 有机质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23-25页
        1.2.2 粘土矿物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25-26页
        1.2.3 其他矿物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26-27页
    1.3 吸附质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27-28页
    1.4 外界因素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28-32页
        1.4.1 温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28-30页
        1.4.2 压力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30页
        1.4.3 湿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30-31页
        1.4.4 其他外界因素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31-32页
第二章 不同类型泥页岩吸附能力模型的建立第32-59页
    2.1 泥页岩吸附理论与模型第32-36页
        2.1.1 Langmuir 理论第32-34页
        2.1.2 吸附势理论第34-35页
        2.1.3 微孔充填理论第35-36页
    2.2 不同类型泥页岩模型标定第36-52页
        2.2.1 吸附量的校正第36-40页
        2.2.2 模型的建立第40-52页
    2.3 结果分析对比第52-59页
        2.3.1 不同吸附理论模型效果分析第53-56页
        2.3.2 不同类型泥页岩吸附能力对比第56-59页
第三章 泥页岩吸附能力的应用第59-73页
    3.1 吸附模型在伊通盆地南部双阳组的应用第59-69页
        3.1.1 伊通盆地南部双阳组泥页岩地化特征第60-65页
        3.1.2 伊通盆地南部双阳组泥页岩吸附剂非均质性评价第65-66页
        3.1.3 伊通盆地南部双阳组泥页岩吸附量评价第66-69页
    3.2 吸附模型在主要盆地主要层位中的应用第69-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详细摘要第8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与工程实践
下一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其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