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1.3.3 课题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2页 |
1.3.4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京剧文化的基本认识 | 第14-22页 |
2.1 京剧服饰、脸谱、戏具的基本认识 | 第14-19页 |
2.1.1 京剧服饰的分类与造型特征 | 第14-16页 |
2.1.2 京剧脸谱的分类与造型特征 | 第16-17页 |
2.1.3 京剧道具的分类与造型特征 | 第17-19页 |
2.2 京剧艺术的写意与装饰特征 | 第19-20页 |
2.2.1 京剧艺术的写意特征 | 第19页 |
2.2.2 京剧艺术的装饰特征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文化创意产品的解析 | 第22-36页 |
3.1 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 | 第22页 |
3.2 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 | 第22-24页 |
3.2.1 原生态文创产品 | 第22-23页 |
3.2.2 手工艺文创产品 | 第23页 |
3.2.3 工业化文创产品 | 第23页 |
3.2.4 艺术衍生文创产品 | 第23-24页 |
3.3 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理念 | 第24页 |
3.4 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属性的构架关系 | 第24-25页 |
3.5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3.5.1 国内文化创意产品现状分析 | 第25-29页 |
3.5.2 台湾文化创意产品的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3.5.3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现状分析 | 第31-33页 |
3.6 文化创意产品的功能与价值 | 第33-34页 |
3.6.1 基于文化传播的产品设计 | 第33页 |
3.6.2 承载文化信息的产品设计 | 第33页 |
3.6.3 面对文化进行叙事的产品设计 | 第33-34页 |
3.7 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模式 | 第34-35页 |
3.7.1 前期市场调研分析 | 第34页 |
3.7.2 设计概念定位 | 第34页 |
3.7.3 产品实现与生产评估 | 第34页 |
3.7.4 产品上市 | 第34页 |
3.7.5 持续创新研发 | 第34-3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的“非遗”传播方式创新 | 第36-42页 |
4.1 信息时代下的媒介对“非遗”传播方式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 文化创意产品——“非遗”传播方式创新的载体 | 第38-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 | 第42-74页 |
5.1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位分析 | 第42-44页 |
5.1.1 受众人群分析 | 第42页 |
5.1.2 购买环境分析 | 第42-43页 |
5.1.3 受众需求分析 | 第43-44页 |
5.2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原则 | 第44-45页 |
5.3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 | 第45-72页 |
5.3.1 京剧文化元素的梳理 | 第45页 |
5.3.2 京剧文化视觉元素提炼 | 第45-57页 |
5.3.2.1 京剧文化纹饰和图案的提炼 | 第45-46页 |
5.3.2.2 京剧文化形态的提取 | 第46-49页 |
5.3.2.3 京剧文化色彩的分析 | 第49-56页 |
5.3.2.4 京剧文化材料工艺的提取 | 第56-57页 |
5.3.3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探讨 | 第57页 |
5.3.4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技术环节 | 第57-58页 |
5.3.5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程序探讨 | 第58-63页 |
5.3.6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材料工艺的应用突破 | 第63-67页 |
5.3.6.1 常用材料的分析与比较 | 第64-65页 |
5.3.6.2 挖掘已有材料的各种可能性 | 第65-66页 |
5.3.6.3 多种工艺材料的混合使用 | 第66-67页 |
5.3.6.4 手工艺与工业技术的创新结合 | 第67页 |
5.3.7 京剧文化创意产品多元方式探索 | 第67-72页 |
5.3.7.1 多维化试验探索 | 第67-68页 |
5.3.7.2 多载体试验探索 | 第68-69页 |
5.3.7.3 多材质试验探索 | 第69页 |
5.3.7.4 多工艺试验探索 | 第69-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设计案例——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与实践 | 第74-102页 |
6.1 前期调研 | 第74-75页 |
6.2 目标人群 | 第75页 |
6.3 文化信息转换 | 第75-77页 |
6.4 概念设计与实现 | 第77-92页 |
6.4.1 设计关键词 | 第77页 |
6.4.2 设计草图 | 第77-78页 |
6.4.3 确定设计 | 第78页 |
6.4.4 创意来源 | 第78-79页 |
6.4.5 思路诠释 | 第79页 |
6.4.6 表现手法 | 第79页 |
6.4.7 造型选择与分析 | 第79-80页 |
6.4.8 文化元素与设计融合 | 第80-81页 |
6.4.9 材料选择-聚合体粘土的基本介绍与工艺、材质效果的创新试验 | 第81-87页 |
6.4.10 产品效果图 | 第87-88页 |
6.4.11 产品实现 | 第88-89页 |
6.4.12 石膏的翻制工艺 | 第89-91页 |
6.4.13 材料工艺与造型的实验 | 第91-92页 |
6.4.14 样品 | 第92页 |
6.5 批量化生产构想 | 第92-99页 |
6.5.1 三维数据扫描 | 第92-93页 |
6.5.2 马造型的参数化模型 | 第93页 |
6.5.3 马动作体态分析 | 第93-96页 |
6.5.4 马模批量处理方式构想 1 | 第96-97页 |
6.5.5 马模批量处理方式构想 2 | 第97-98页 |
6.5.6 马模批量处理方式构想 3 | 第98页 |
6.5.7 聚合体粘土模具制作 | 第98-99页 |
6.6 品牌塑造与持续创新 | 第99-102页 |
6.6.1 品牌塑造 | 第99页 |
6.6.2 其他设计方案 | 第99-102页 |
结论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附录 | 第106-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