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路径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研究综述第11-18页
        1.3.1 社会性规制的研究第12-15页
        1.3.2 网约车平台的研究第15-17页
        1.3.3 研究评述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18-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2 基本框架第19-22页
第2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2-30页
    2.1 网约车平台的相关概念第22-26页
        2.1.1 网约车平台的定义第22页
        2.1.2 网约车平台的经营模式第22-23页
        2.1.3 网约车平台的特点第23-24页
        2.1.4 网约车平台经营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2.2 社会性规制的相关概念第26-28页
        2.2.1 社会性规制的定义第26页
        2.2.2 社会性规制的路径第26-27页
        2.2.3 行政规制路径的实施工具第27-28页
    2.3 理论基础第28-29页
        2.3.1 公共利益理论第28页
        2.3.2 公共选择理论第28-29页
    2.4 理论的适用性分析第29-30页
        2.4.1 公共利益理论是政府社会性规制介入的支撑第29页
        2.4.2 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社会性规制路径的优化第29-30页
第3章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路径供给分析第30-37页
    3.1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路径供给目的第30-31页
        3.1.1 解决市场失灵第30页
        3.1.2 维护公共利益第30页
        3.1.3 促进行业发展第30-31页
    3.2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路径供给内容第31-34页
        3.2.1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法律依据第31页
        3.2.2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规制主体第31-32页
        3.2.3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规制工具第32-34页
    3.3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路径功能分析第34-37页
        3.3.1 保障消费者利益第34-35页
        3.3.2 明确各方权力义务第35页
        3.3.3 规范平台的行为第35页
        3.3.4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第35-36页
        3.3.5 实现差异化的监管第36-37页
第4章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路径存在的问题、困境及其原因第37-46页
    4.1 问题、困境及原因分析的相关说明第37-39页
        4.1.1 问题、困境分析的逻辑前提第37-38页
        4.1.2 原因探析的理论依据第38-39页
    4.2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路径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4.2.1 规制路径依赖第39-40页
        4.2.2 央地规制政策存在冲突第40页
        4.2.3 规制手段创新不足第40页
    4.3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路径现实困境第40-42页
        4.3.1 消费者满意度不高第40-41页
        4.3.2 规制空心化第41-42页
        4.3.3 不利于行业发展第42页
        4.3.4 乘客安全存在隐患第42页
    4.4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问题、困境的原因分析第42-46页
        4.4.1 规制理念滞后第43页
        4.4.2 部门立法存在缺陷第43-44页
        4.4.3 被规制者的对策行为第44页
        4.4.4 政府干预过度第44-46页
第5章 网约车平台社会性规制的路径优化第46-53页
    5.1 转换规制思路,形成多元共治第46-48页
        5.1.1 更新规制理念第46页
        5.1.2 强化政府引导第46-47页
        5.1.3 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第47页
        5.1.4 鼓励公众参与第47-48页
    5.2 规制立法保障,完善法律法规第48-49页
        5.2.1 提高立法层级第48页
        5.2.2 规范立法程序第48-49页
        5.2.3 完善法律法规第49页
    5.3 发挥市场机制,创新规制手段第49-50页
        5.3.1 发挥市场机制第49-50页
        5.3.2 强化自我规制第50页
        5.3.3 引入激励性规制工具第50页
    5.4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执法效率第50-53页
        5.4.1 加强事中监管第50-51页
        5.4.2 加强事后监管第51页
        5.4.3 政企合作治理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附录一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扬州市红十字会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少数民族流动务工人口社会适应性探析--以烟台牟平区某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