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

民用航空企业VI设计与灰色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图表清单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1.1 CIS 及 VI 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企业 CIS 的发展与现状第15-21页
        1.2.1 企业 CIS 的发展第15-17页
        1.2.2 中国典型行业 CIS 分析第17-20页
        1.2.3 中国企业 CIS 建立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3 VI 设计的现状第21-26页
        1.3.1 VI 设计内容的现状第21-22页
        1.3.2 VI 设计方法的现状第22-26页
    1.4 灰色系统理论现状第26-27页
        1.4.1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第26页
        1.4.2 灰色系统理论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第26-27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27-30页
        1.5.1 研究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思路第27-28页
        1.5.2 本文的组织结构与内容安排第28-30页
第二章 民用航空企业 CIS 体系第30-44页
    2.1 企业 CIS 构成要素及相互间关系第30-32页
        2.1.1 企业 CIS 构成要素第30-31页
        2.1.2 企业 CIS 中 MI 与 BI、VI 的关系第31-32页
    2.2 国内外民用航空服务企业 MI 系统梳理第32-39页
        2.2.1 国内民用航空服务公司 MI 系统梳理第32-37页
        2.2.2 国外民用航空服务公司 MI 系统梳理第37-38页
        2.2.3 民用航空企业的行业特色 MI 提炼第38-39页
    2.3 民用航空企业 CIS 建设的问题及建议第39-42页
        2.3.1 民用航空企业 CIS 设计的特点第39-40页
        2.3.2 民用航空企业 CIS 建设存在的问题第40-41页
        2.3.3 民用航空企业 CIS 建设的建议第41-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民用航空企业的 VI 设计第44-74页
    3.1 VI 系统概述第44-48页
        3.1.1 VI 的组成及作用第44-46页
        3.1.2 VI 设计原则及设计流程第46-48页
    3.2 VI 基础要素设计——民用航空服务企业 LOGO 设计分析第48-67页
        3.2.1 民用航空服务企业 LOGO 设计梳理第48-55页
        3.2.2 民用航空服务企业 LOGO 设计要素提炼分类第55-61页
        3.2.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 LOGO 设计要素重要性排序第61-65页
        3.2.4 基于灰色决策模型的 LOGO 设计方案评价第65-67页
    3.3 VI 应用要素设计——民用航空企业特色飞机涂装梳理分析第67-73页
        3.3.1 民用航空企业特色飞机涂装梳理第67-72页
        3.3.2 民用航空企业特色飞机涂装分析第72-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实例应用——中国民用航空协会通用航空分会 VI 设计第74-87页
    4.1 设计准备阶段第74-77页
        4.1.1 协会概况第74页
        4.1.2 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第74-77页
    4.2 初步方案设计阶段第77-79页
        4.2.1 设计要点总结第77-78页
        4.2.2 初步方案设计第78-79页
    4.3 用户方案反馈阶段——基于灰色决策模型的方案评价第79-82页
    4.4 方案深入设计阶段第82-84页
    4.5 设计手册制定第84-86页
    4.6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5.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第87-88页
    5.2 对本课题研究的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致谢第92-9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4页
附录第94-104页
    附录 1 中国航空协会通用航空分会 VI 标志设计调查问卷第94-96页
    附录 2 灰色决策模型方案选择调查数据集合第96-100页
    附录 3 决策目标效果样本矩阵第100-102页
    附录 4 决策目标一致效果测度矩阵第102-104页
    附录 5 VI 设计已被采用的证明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自我认识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下一篇:可为与不可为:第一电影符号学理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