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侧隙分析及齿间载荷分布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谐波齿轮简介 | 第9-10页 |
1.2 谐波齿轮传动的应用 | 第10-12页 |
1.3 谐波齿轮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柔轮结构分析 | 第13页 |
1.3.2 齿形研究 | 第13-15页 |
1.3.3 齿间侧隙及啮合力分布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柔轮变形分析及其共轭齿廓求解 | 第17-31页 |
2.1 柔轮变形结构分析 | 第17-20页 |
2.1.1 基本理论与假设 | 第17页 |
2.1.2 装配作用下柔轮的变形 | 第17-19页 |
2.1.3 传动比计算 | 第19-20页 |
2.2 装配变形下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 第20-23页 |
2.2.1 坐标系定义 | 第20-22页 |
2.2.2 包络法求解共轭齿廓 | 第22-23页 |
2.3 柔轮基准齿廓及本文模型参数 | 第23-26页 |
2.3.1 双圆弧齿形 | 第23-25页 |
2.3.2 柔轮理论工作齿廓方程 | 第25-26页 |
2.4 刚轮齿廓的求解 | 第26页 |
2.5 刚轮齿廓拟合 | 第26-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双圆弧谐波齿轮侧隙计算及仿真建模 | 第31-45页 |
3.1 侧隙计算方法讨论 | 第31-36页 |
3.1.1 侧隙的概念 | 第31-32页 |
3.1.2 双圆弧齿廓间最短距离 | 第32-35页 |
3.1.3 侧隙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3.2 干涉检查及侧隙计算实例 | 第36-40页 |
3.2.1 干涉检查 | 第36-38页 |
3.2.2 侧隙计算实例 | 第38-40页 |
3.3 齿廓参数对啮合状态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4 柔轮齿间载荷分布研究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柔轮轮齿刚度计算 | 第45-47页 |
4.2.1 柔轮单齿刚度计算 | 第45-47页 |
4.2.2 啮合柔度 | 第47页 |
4.3 齿间载荷分布计算 | 第47-52页 |
4.3.1 方法讨论 | 第47-49页 |
4.3.2 计算实例 | 第49-52页 |
4.4 载荷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52-55页 |
4.4.1 负载大小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2 波发生器形状的影响 | 第53页 |
4.4.3 齿形参数的影响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柔轮啮合仿真分析 | 第57-73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各部件结构参数 | 第57-62页 |
5.2.1 柔轮几何尺寸的确定 | 第57-58页 |
5.2.2 刚轮几何尺寸的确定 | 第58-59页 |
5.2.3 波发生器尺寸参数的计算 | 第59-62页 |
5.3 模型的建立 | 第62-65页 |
5.3.1 三维实体模型建立 | 第62-63页 |
5.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3-65页 |
5.3.3 接触关系、边界条件及载荷步控制 | 第65页 |
5.4 柔轮齿圈受力分析 | 第65-72页 |
5.4.1 波发生器形状的影响 | 第67-68页 |
5.4.2 柔轮径向变形系数的影响 | 第68-70页 |
5.4.3 负载大小的影响 | 第70-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们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