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论影视剧中的民间信仰及传播价值--以《聊斋》系列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1.3 研究过程及方法第11-12页
2 民间信仰的概述第12-17页
    2.1 民间信仰的形成原因第12-13页
    2.2 民间信仰与宗教第13页
    2.3 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第13-14页
    2.4 民间信仰的基本类型第14-16页
        2.4.1 自然崇拜第14-15页
        2.4.2 图腾崇拜第15页
        2.4.3 神灵崇拜第15-16页
    2.5 小结第16-17页
3 《聊斋》系列影视剧中的民间信仰第17-39页
    3.1 《聊斋》系列影视作品概况第18-20页
    3.2 幽冥信仰——《聊斋》系列影视作品中的鬼文化信仰第20-30页
        3.2.1 《聊斋志异》中的鬼文化及幽冥信仰的形成原因第20-22页
        3.2.2 《聊斋》系列影视剧中的幽冥信仰第22-30页
            3.2.2.1 轮回果报型——以 2005 年版电视剧《小谢》为例第22-25页
            3.2.2.2 冥界鬼吏崇拜型——以 2007 年版电视剧《连城》为例第25-27页
            3.2.2.3 超自然法力崇拜型——以 1987 年版电影《倩女幽魂》为例第27-30页
    3.3 物灵信仰——《聊斋》系列影视作品中的狐妖信仰第30-38页
        3.3.1 《聊斋志异》中的狐文化及狐妖信仰的形成原因第31-32页
        3.3.2 《聊斋》系列影视剧中的狐妖信仰第32-38页
            3.3.2.1 善狐修仙型——以 2007 年版电视剧《辛十四娘》为例第32-35页
            3.3.2.2 义狐多情型——以 2013 年版电影《白狐》(小翠)为例第35-36页
            3.3.2.3 现代人的白狐情结——以 2008 年版电影《画皮》为例第36-38页
    3.4 小结第38-39页
4 《聊斋》系列影视作品的传播价值第39-48页
    4.1 娱乐审美价值第39-41页
    4.2 心灵慰藉价值第41-43页
    4.3 道德教化价值第43-44页
    4.4 社会惩戒价值第44-45页
    4.5 精神支撑价值第45-48页
5 《聊斋》系列影视作品的接受效果及反思第48-52页
    5.1 《聊斋》系列影视剧的接受效果第48-49页
    5.2 《聊斋》系列影视剧在当代传播中的反思第49-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个人简历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析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图式语言表达--以陈和西、张冬峰油画为例
下一篇:电视剧跨文化改编研究--以《爱情公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