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当代油画图式语言概述 | 第11-13页 |
1.2.1 图式的概念界定 | 第11页 |
1.2.2 图式语言的概念 | 第11-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陈和西风景油画中个性化图式的表现 | 第15-29页 |
2.1 构图的魅力 | 第16-22页 |
2.2 色彩的个性 | 第22-25页 |
2.3 笔法的特征 | 第25-27页 |
2.4 底色的探究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张冬峰油画风景中图式的审美特征 | 第29-35页 |
3.1 写意性的意境审美表达 | 第30-32页 |
3.2 独特的笔墨创造 | 第32-33页 |
3.3 对画面“留白”的借鉴 | 第33-34页 |
3.4 强调画面写生的取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图式语言在当代风景油画作品中的体现 | 第35-41页 |
4.1 平面性的表现 | 第35-37页 |
4.1.1 物体现象的平面性 | 第35-36页 |
4.1.2 结构的平面性 | 第36-37页 |
4.1.3 色彩的平面性 | 第37页 |
4.2 设计思维的表现 | 第37-39页 |
4.3 装饰特征的表现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特征的取材 | 第41-49页 |
5.1 以地域风貌为主要表现内容 | 第41-43页 |
5.2 以民俗活动为描绘对象 | 第43-45页 |
5.3 以季节气候为特征的表现内容 | 第45-49页 |
第六章 形式与情感结合—我在风景油画创作中对表达方式的认识 | 第49-59页 |
6.1 我对当代油画风景名家艺术的学习和借鉴 | 第49-50页 |
6.2 我在创作《寄语》系列中对图式的思考和选择 | 第50-57页 |
6.2.1 情感表达中对自我图式语言的沉迷 | 第51页 |
6.2.2 谈我的作品的创作方式 | 第51-56页 |
6.2.3 寻找符合自身的艺术符号 | 第56-57页 |
6.3 创新与突破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个人作品展现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