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β-甘露聚糖酶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1.1 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方式和水解产物 | 第10页 |
1.1.2 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 | 第10页 |
1.1.3 β-甘露聚糖酶研究趋势 | 第10-11页 |
1.2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简介 | 第11-12页 |
1.2.1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特点 | 第11页 |
1.2.2 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构成 | 第11-12页 |
1.2.3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发展 | 第12页 |
1.3 毕赤酵母中外源蛋白优化表达策略 | 第12-16页 |
1.3.1 优化外源基因 | 第12-13页 |
1.3.2 改造表达宿主 | 第13页 |
1.3.3 使用强启动子 | 第13页 |
1.3.4 优化信号肽 | 第13-14页 |
1.3.5 翻译后修饰 | 第14-15页 |
1.3.6 改造代谢系统 | 第15页 |
1.3.7 优化发酵条件 | 第15-16页 |
1.4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信号肽改造 | 第18-3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2.2 方法 | 第19-28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2.3.1 信号肽序列的分析预测结果 | 第28-29页 |
2.3.2 基因扩增 | 第29-30页 |
2.3.3 构建毕赤酵母重组子库 | 第30-31页 |
2.3.4 重组毕赤酵母筛选策略 | 第31页 |
2.3.5 β-甘露聚糖酶活力分析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β-甘露聚糖酶基因拷贝数测定 | 第34-42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3.2.1 菌株和质粒 | 第34页 |
3.2.2 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3.2.3 方法 | 第35-38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3.3.1 重组毕赤酵母X33菌株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 | 第38-39页 |
3.3.2 β-甘露聚糖酶基因拷贝数和酶活的关系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表达宿主和启动子改造 | 第42-50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4.2.1 菌株与质粒 | 第42页 |
4.2.2 试剂与仪器 | 第42-43页 |
4.2.3 方法 | 第43-45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4.3.1 发酵上清液酶活分析 | 第45-46页 |
4.3.2 不同宿主型酶活最高工程菌株生长速率和酶活比较 | 第46-47页 |
4.3.3 组成型和诱导型工程酵母比较 | 第47-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发酵条件优化 | 第50-58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材料与仪器 | 第50-51页 |
5.2.1 菌株与质粒 | 第50页 |
5.2.2 试剂 | 第50页 |
5.2.3 发酵培养基 | 第50页 |
5.2.4 仪器 | 第50-51页 |
5.3 方法 | 第51-52页 |
5.3.1 单因素实验摸索培养基氮源 | 第51页 |
5.3.2 单因素实验摸索培养基碳源 | 第51页 |
5.3.3 硫酸铵、油酸优化 | 第51页 |
5.3.4 5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 | 第51-52页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7页 |
5.4.1 氮源 | 第52-54页 |
5.4.2 碳源 | 第54-55页 |
5.4.3 硫酸铵、油酸优化 | 第55-56页 |
5.4.4 5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