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桥梁震害与启示 | 第9-10页 |
1.3 桥墩在桥梁抗震中的重要作用 | 第10-11页 |
1.4 桥墩抗震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桥墩延性抗震 | 第15-20页 |
2.1 延性抗震的概念 | 第15页 |
2.2 约束混凝土桥墩的抗震分析 | 第15-16页 |
2.3 结构常用抗震试验方法 | 第16-18页 |
2.3.1 静力试验 | 第16-18页 |
2.3.2 拟动力试验 | 第18页 |
2.3.3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 第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介绍及验证 | 第20-42页 |
3.1 SeismoStruct 介绍 | 第20-31页 |
3.1.1 前言 | 第20-22页 |
3.1.2 材料模型 | 第22-31页 |
3.2 SeismoStruct 数值模拟的验证 | 第31-41页 |
3.2.1 矩形截面的验证 | 第31-37页 |
3.2.2 圆形截面的验证 | 第37-41页 |
3.3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桥墩形式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42-69页 |
4.1 芯柱对不同截面形式桥墩的抗震滞回性能的影响 | 第42-59页 |
4.1.1 圆形截面 | 第42-50页 |
4.1.2 圆形截面不同箍筋形式桥墩 | 第50-54页 |
4.1.3 矩形截面 | 第54-59页 |
4.2 轴压比对加芯混凝土桥墩的滞回性能的影响 | 第59-63页 |
4.2.1 滞回曲线 | 第59-60页 |
4.2.2 骨架曲线 | 第60-61页 |
4.2.3 刚度退化曲线 | 第61-62页 |
4.2.4 残余变形 | 第62页 |
4.2.5 滞回耗能 | 第62-63页 |
4.3 长细比对加芯混凝土桥墩的滞回性能的影响 | 第63-68页 |
4.3.1 滞回曲线 | 第64页 |
4.3.2 骨架曲线 | 第64-65页 |
4.3.3 刚度退化曲线 | 第65-66页 |
4.3.4 残余变形 | 第66-67页 |
4.3.5 滞回耗能 | 第67-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加芯混凝土桥墩的抗震参数分析 | 第69-78页 |
5.1 芯柱面积 | 第69-71页 |
5.1.1 高轴压比下抗震性能 | 第69-70页 |
5.1.2 低轴压比下抗震性能 | 第70-71页 |
5.2 芯柱纵筋直径 | 第71-73页 |
5.2.1 高轴压比下抗震性能 | 第71-72页 |
5.2.2 低轴压比下抗震性能 | 第72-73页 |
5.3 芯柱箍筋直径 | 第73-75页 |
5.3.1 高轴压比下抗震性能 | 第73-74页 |
5.3.2 低轴压比下抗震性能 | 第74-75页 |
5.4 芯柱箍筋间距 | 第75-77页 |
5.4.1 高轴压比下抗震性能 | 第75-76页 |
5.4.2 低轴压比下抗震性能 | 第76-77页 |
5.5 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矩形截面加芯混凝土桥墩的抗震参数分析 | 第78-90页 |
6.1 芯柱纵筋根数的影响 | 第78-82页 |
6.1.1 滞回曲线 | 第78-79页 |
6.1.2 骨架曲线 | 第79-80页 |
6.1.3 刚度退化曲线 | 第80-81页 |
6.1.4 残余变形 | 第81-82页 |
6.1.5 小结 | 第82页 |
6.2 芯柱配筋形式的影响 | 第82-88页 |
6.2.1 滞回曲线 | 第83-84页 |
6.2.2 骨架曲线 | 第84-85页 |
6.2.3 刚度退化曲线 | 第85-87页 |
6.2.4 残余变形 | 第87-88页 |
6.2.5 小结 | 第8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总结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就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