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ETC 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模型驱动测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6-24页 |
2.1 模型驱动测试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1.1 模型驱动测试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2 模型驱动标准 | 第18-19页 |
2.1.3 模型驱动软件开发周期及步骤 | 第19-20页 |
2.2 ETC 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3 测试用例算法介绍 | 第21-22页 |
2.3.1 测试用例基本介绍 | 第21-22页 |
2.3.2 优化算法基本介绍 | 第22页 |
2.4 TTCN-3 测试语言的介绍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模型驱动的 ETC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24-38页 |
3.1 ETC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目标 | 第24页 |
3.2 ETC 仿真测试平台业务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3.2.1 业务流程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3.2.2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3 ETC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需求分析 | 第26-36页 |
3.3.1 系统元模型需求分析 | 第27-30页 |
3.3.2 系统模型需求分析 | 第30-32页 |
3.3.3 模型转换需求分析 | 第32-34页 |
3.3.4 测试用例优化需求分析 | 第34页 |
3.3.5 运行环境需求分析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模型驱动的 ETC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 | 第38-60页 |
4.1 ETC 系统仿真测试的整体架构设计 | 第38-39页 |
4.2 ETC 系统仿真测试的模型设计 | 第39-48页 |
4.2.1 静态结构元模型设计 | 第39-43页 |
4.2.2 动态行为元模型设计 | 第43-47页 |
4.2.3 仿真测试系统模型设计 | 第47-48页 |
4.3 测试用例集优化算法设计 | 第48-52页 |
4.3.1 模块关联模型定义 | 第49-50页 |
4.3.2 最优生成算法定义 | 第50-51页 |
4.3.3 关联模块全覆盖生成算法设计 | 第51-52页 |
4.3.4 最小测试用例集生成算法设计 | 第52页 |
4.4 可视化图形编辑器的设计 | 第52-53页 |
4.5 模型转换设计 | 第53-56页 |
4.6 运行环境的相关设计 | 第56-58页 |
4.6.1 控制接口 TCI 设计 | 第57页 |
4.6.2 运行时接口 TRI 设计 | 第57-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模型驱动的 ETC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实现 | 第60-90页 |
5.1 ETC 系统可视化建模的实现 | 第60-71页 |
5.1.1 静态结构模型的实现 | 第60-66页 |
5.1.2 动态行为模型的实现 | 第66-71页 |
5.2 TTCN-3 代码生成实现 | 第71-72页 |
5.3 测试用例集优化算法的实现 | 第72-78页 |
5.3.1 关联模块全覆盖生成算法的实现 | 第73-76页 |
5.3.2 最小测试用例集生成算法实现 | 第76-77页 |
5.3.3 算法与其他算法的验证比较结果 | 第77-78页 |
5.4 运行环境的实现 | 第78-80页 |
5.4.1 控制接口 TCI 实现 | 第78-79页 |
5.4.2 运行时接口 TRI 实现 | 第79-80页 |
5.5 案例分析 | 第80-89页 |
5.5.1 案例环境 | 第81页 |
5.5.2 案例验证 | 第81-89页 |
5.5.3 效果分析 | 第8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