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BOT模式下会计处理问题研究--以四川成渝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1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页 |
1.6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BOT模式概述 | 第16-19页 |
2.1 BOT模式概述 | 第16页 |
2.2 BOT模式特点 | 第16-17页 |
2.3 BOT模式主要参与者 | 第17页 |
2.4 BOT项目主要阶段 | 第17-19页 |
第3章 BOT会计处理规范 | 第19-23页 |
3.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公告第十二号 | 第19-20页 |
3.1.1 BOT模式定义 | 第19页 |
3.1.2 资产归类 | 第19页 |
3.1.3 收入确认 | 第19页 |
3.1.4 维修与恢复 | 第19-20页 |
3.1.5 借款费用 | 第20页 |
3.1.6 信息披露的规定 | 第20页 |
3.1.7 IFRIC12持续改进 | 第20页 |
3.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二号》 | 第20-21页 |
3.2.1 BOT模式定义 | 第20-21页 |
3.2.2 资产归类 | 第21页 |
3.2.3 收入确认 | 第21页 |
3.2.4 运营费用 | 第21页 |
3.3 国内外会计处理规范比较 | 第21-23页 |
第4章 我国公路类上市公司BOT会计处理现状 | 第23-27页 |
4.1 项目相关归类及列报 | 第23-24页 |
4.1.1 项目设施范围的界定 | 第23页 |
4.1.2 特许经营权收益的归类 | 第23页 |
4.1.3 所收政府偿付款项目列报 | 第23-24页 |
4.2 运营期间费用处理 | 第24-25页 |
4.3 无形资产摊销处理 | 第25页 |
4.4 借款支出处理 | 第25-27页 |
第5章 四川成渝案例分析 | 第27-34页 |
5.1 公司简介 | 第27-28页 |
5.2 资产归类处理 | 第28-31页 |
5.3 运营期支出处理 | 第31页 |
5.4 无形资产摊销处理 | 第31页 |
5.5 借款费用处理 | 第31-32页 |
5.6 收入确认 | 第32页 |
5.7 案例总结 | 第32-34页 |
第6章 问题分析及健议 | 第34-42页 |
6.1 项目相关归类及列报 | 第34-35页 |
6.2 运营期支出处理 | 第35-38页 |
6.3 无形资产摊销 | 第38-39页 |
6.4 借款支出处理 | 第39页 |
6.5 收入确认问题 | 第39-40页 |
6.6 BOT模式判定 | 第40-41页 |
6.7 信息披露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