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裁判的妥当性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问题意识:从几个司法个案说起 | 第10-11页 |
1.1 个案争议 | 第10-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第二章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概念 | 第11-23页 |
2.1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定义 | 第11-13页 |
2.2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特征 | 第13-16页 |
2.2.1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形式特征 | 第13-15页 |
2.2.2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实质特征 | 第15-16页 |
2.3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进路 | 第16-19页 |
2.3.1 法律论证理论 | 第16-17页 |
2.3.2 个案正义的“价值导向” | 第17-19页 |
2.3.3 遵循先例原则 | 第19页 |
2.4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意义 | 第19-23页 |
2.4.1 实现正义价值 | 第19-22页 |
2.4.2 实现法的安定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不足及其影响因素 | 第23-34页 |
3.1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不足 | 第23-24页 |
3.1.1 司法公信力不高 | 第23-24页 |
3.1.2 司法判决“执行难” | 第24页 |
3.2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影响因素 | 第24-34页 |
3.2.1 选择性法律移植 | 第24-27页 |
3.2.2 重实体轻程序 | 第27-28页 |
3.2.3 情理观念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4 司法效率低下 | 第30-31页 |
3.2.5 司法裁判不独立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司法裁判妥当性的完善措施 | 第34-45页 |
4.1 消除权力干预司法 | 第34-35页 |
4.2 改革和完善司法裁判制度 | 第35-40页 |
4.3 提高司法裁判的效率 | 第40-42页 |
4.4 考量和识别民意 | 第42-43页 |
4.5 情、理、法相结合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