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融资融券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3 文献述评第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融资融券交易的理论基础第18-25页
    2.1 融资融券交易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融资融券交易的定义第18页
        2.1.2 融资融券交易的特点第18-19页
        2.1.3 融资融券交易的基本功能第19-20页
    2.2 股市波动率概念界定第20-22页
        2.2.1 股价波动及周期第20-21页
        2.2.2 影响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因素第21-22页
    2.3 保证金交易理论第22-23页
        2.3.1 保证金交易的定义第22页
        2.3.2 保证金交易的额度要求第22-23页
    2.4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理论第23-25页
        2.4.1 系统性风险第23页
        2.4.2 非系统性风险第23-25页
第三章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率的作用机制分析第25-33页
    3.1 国内外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历程第25-27页
        3.1.1 境外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5页
        3.1.2 国内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5-27页
    3.2 国内外融资融券的交易模式第27-29页
        3.2.1 境外融资融券的交易模式第27-29页
        3.2.2 我国融资融券的交易模式第29页
    3.3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率的作用机制第29-33页
        3.3.1 负向机制第29-31页
        3.3.2 正向机制第31-33页
第四章 融资融券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3-49页
    4.1 股票市场状态的划分第33-34页
    4.2 研究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第34-36页
        4.2.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第34-36页
        4.2.2 模型建立第36页
    4.3 股市行情上涨期融资交易对股市波动率影响的实证检验第36-40页
        4.3.1 平稳性检验第36-37页
        4.3.2 VAR模型建立及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第37-39页
        4.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39页
        4.3.4 脉冲响应分析第39-40页
        4.3.5 方差分解第40页
    4.4 股市行情下跌期融资交易对股市波动率影响的实证检验第40-44页
        4.4.1 平稳性检验第40-41页
        4.4.2 VAR模型建立及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第41-42页
        4.4.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42-43页
        4.4.4 脉冲响应分析第43页
        4.4.5 方差分解第43-44页
    4.5 股市行情震荡期融资交易对股市波动率影响的实证检验第44-48页
        4.5.1 平稳性检验第44-45页
        4.5.2 VAR模型建立及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第45-46页
        4.5.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46页
        4.5.4 脉冲响应分析第46-47页
        4.5.5 方差分解第47-48页
    4.6 实证检验结论第48-49页
第五章 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的波动比较分析第49-62页
    5.1 样本股票的选取及研究数据的处理第49-50页
    5.2 股市牛市初期阶段样本股票组波动分析第50-52页
    5.3 股市牛市中后期阶段样本股票组波动分析第52-54页
    5.4 股市熊市初期阶段样本股票组波动分析第54-56页
    5.5 股市熊市中后期阶段样本股票组波动分析第56-58页
    5.6 股市震荡市阶段样本股票组波动分析第58-60页
    5.7 融资融券开展前后的两轮牛熊周期样本组波动分析第60页
    5.8 样本组对比结论分析第60-62页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62-66页
    6.1 研究结论第62页
    6.2 政策建议第62-66页
        6.2.1 建立与股市上涨幅度相反的融资融券交易总量机制第63页
        6.2.2 设计并增加融券交易证券的供给第63-64页
        6.2.3 对于不同类型的资金机构进行监管控制第64页
        6.2.4 完善转融通机制第64-65页
        6.2.5 加大对融资融券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附录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舆情对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影响分析
下一篇:我国P2P网贷平台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