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设计及电磁热分析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轮毂电机驱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轮毂电机的结构分析及优化第12-13页
        1.2.2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控制研究第13-14页
        1.2.3 轮毂电机悬架的研究第14-15页
        1.2.4 轮毂电机电磁热的研究第15-16页
    1.3 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应用第16-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驱动动力需求分析与计算第19-33页
    2.1 电动汽车的结构及其驱动原理第19-23页
    2.2 电动汽车动力性分析第23-25页
        2.2.1 最高车速的分析第23-24页
        2.2.2 加速时间的分析第24-25页
        2.2.3 最大爬坡度的分析第25页
    2.3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选型第25-27页
        2.3.1 异步电机第25页
        2.3.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第25-26页
        2.3.3 开关磁阻电机第26页
        2.3.4 横向磁通电机第26页
        2.3.5 选型方案的确定第26-27页
    2.4 轮毂电机的驱动方式与技术要求第27-30页
        2.4.1 减速驱动方式第27-28页
        2.4.2 直接驱动方式第28-29页
        2.4.3 轮毂电机的技术要求第29-30页
    2.5 轮毂电机主要参数确定第30-32页
        2.5.1 轮毂电机的功率计算第30-31页
        2.5.2 轮毂电机的转矩计算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结构与电磁设计第33-50页
    3.1 电机主要尺寸的确定第33-39页
        3.1.1 定子裂比分析第33-36页
        3.1.2 电磁负荷确定第36-38页
        3.1.3 粘性阻尼系数分析第38-39页
    3.2 电机绕组设计第39-43页
        3.2.1 电机槽数极数匹配组合第39-42页
        3.2.2 绕组层数选择第42-43页
    3.3 转子磁路结构设计第43-45页
    3.4 主要参数设计分析第45-49页
        3.4.1 永磁体材料的选择第45-46页
        3.4.2 永磁体尺寸的确定第46-47页
        3.4.3 气隙长度计算第47页
        3.4.4 电枢槽形选择第4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电磁场特性分析研究第50-68页
    4.1 电磁场基本理论分析第50-52页
        4.1.1 麦克斯韦方程解析第50-51页
        4.1.2 位函数及其微分方程第51-52页
        4.1.3 电磁场中的边界条件分析第52页
    4.2 轮毂电机电磁场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2-55页
        4.2.1 几何模型构建第52-53页
        4.2.2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53-55页
    4.3 轮毂电机电磁场仿真分析第55-67页
        4.3.1 空载瞬态磁场分析第55-59页
        4.3.2 额定匀速运动状态下的负载瞬态磁场分析第59-63页
        4.3.3 稳定运行状态下的负载瞬态磁场分析第63-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磁热耦合分析研究第68-81页
    5.1 轮毂电机温度场理论分析第68-70页
        5.1.1 传热的基本方式第68-69页
        5.1.2 基于有限元法的轮毂电机温度场分析第69-70页
    5.2 轮毂电机的热源损耗计算第70-72页
        5.2.1 铜损耗计算第70-71页
        5.2.2 铁心损耗计算第71页
        5.2.3 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第71-72页
        5.2.4 机械损耗计算第72页
    5.3 轮毂电机温度场有限元仿真分析第72-79页
        5.3.1 轮毂电机温度场磁热耦合模型建立第73-74页
        5.3.2 轮毂电机热源损耗仿真分析第74-76页
        5.3.3 轮毂电机温度场仿真与结果分析第76-77页
        5.3.4 定子轭高对轮毂电机温度场的影响第77-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6.1 总结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油箱非线性耐压及流固耦合动力学分析
下一篇: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扭矩检测与换挡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