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分布式计算的脉冲星搜索加速及脉冲星候选体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脉冲星搜索软件的计算能力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脉冲星候选体识别研究现状第10-12页
第二章 脉冲星科学简介第12-19页
    2.1 脉冲星科学简介第12-15页
        2.1.1 脉冲星现象第12页
        2.1.2 脉冲星信号的特征第12-13页
        2.1.3 脉冲星研究的科学意义第13-14页
        2.1.4 脉冲星巡天介绍第14-15页
    2.2 脉冲星观测数据处理第15-19页
        2.2.1 脉冲星搜索方法第15-16页
        2.2.2 脉冲星搜索主流软件第16-17页
        2.2.3 分布式计算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第17-19页
第三章 基于PRESTO的脉冲星搜索加速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实现第19-54页
    3.1 分布式的脉冲星计算的可行性与方法分析第19-20页
        3.1.1 分布式计算加速PRESTO的可行性第19页
        3.1.2 加速工作主要方法是第19-20页
    3.2 系统架构设计第20-22页
        3.2.1 分布式计算架构的设计第20-22页
        3.2.2 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工作逻辑第22页
    3.3 分布式计算系统架构实现第22-36页
        3.3.1 基础服务模块第23-27页
            3.3.1.1 参数配置子模块第23-24页
            3.3.1.2 基本数据结构子模块第24页
            3.3.1.3 线程调度队列子模块第24-25页
            3.3.1.4 TCP网络通信子模块第25-26页
            3.3.1.5 数据库操作子模块第26页
            3.3.1.6 文件共享子模块第26-27页
            3.3.1.7 任务数据结构第27页
        3.3.2 task_server模块第27-29页
        3.3.3 task_client模块第29-30页
        3.3.4 分布式系统的工作流程第30-33页
        3.3.5 分布式计算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第33-36页
    3.4 并行脉冲星搜索计算架构设计第36-40页
        3.4.1 PRESTO脉冲星搜索软件算法分析第36-39页
        3.4.2 并行化脉冲星搜索结构分析第39页
        3.4.3 并行脉冲星搜索架构设计第39-40页
    3.5 并行架构实现第40-48页
        3.5.1 Fits切割模块第41页
        3.5.2 I/O速度优化第41-42页
        3.5.3 Rfifind模块第42-43页
        3.5.4 CPrepsubband模块第43-45页
        3.5.5 CSearchr DM模块第45-47页
        3.5.6 CPrefold模块第47-48页
    3.6 计算系统的自动化运维第48-54页
        3.6.1 进程管理工具supervisor第48-50页
        3.6.2 集中化远程命令控制工具clustershell第50-52页
        3.6.3 集群监控工具ganglia第52-53页
        3.6.4 无盘终端第53-54页
第四章 基于模式识别的脉冲星候选体识别方法研究与实现第54-63页
    4.1 脉冲星候选体的识别方法分析第54-55页
    4.2 基于模式识别的脉冲星候选体特征方法第55-63页
        4.2.1 基于模式识别的脉冲星候选体特征选择第55页
        4.2.2 特征提取算法的设计第55-63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第63-67页
    5.1 分布式和并行化的脉冲星数据处理计算系统测试第63-66页
        5.1.1 测试环境第63-64页
        5.1.2 测试计算数据第64页
        5.1.3 测试计算参数第64-65页
        5.1.4 测试结果第65-66页
    5.2 基于模式识别的脉冲星候选体识别方法的测试: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7页
    6.2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第73-83页
    1、无盘工作站的搭建第73-77页
    2、测试使用的400个PMPS观测文件列表第77-83页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稳像观测方法初步研究
下一篇:PEIV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在测绘数据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