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非婚同居概述 | 第7-10页 |
第一节 非婚同居的界定要素与具体内涵 | 第7-8页 |
第二节 非婚同居的特点兼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8-10页 |
第二章 非婚同居与弱者权益保护的理论耦合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非婚同居与弱者产生 | 第10-12页 |
一、非婚同居的普遍化——多重因素的共同产物 | 第10页 |
二、非婚同居的负面效应——不平衡地位的加剧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非婚同居与弱者保护 | 第12-14页 |
一、民法视野的扩展——“弱势人”的出现 | 第12-13页 |
二、保护标准的演化——主体标准实质化的确立 | 第13-14页 |
第三章 非婚同居中弱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4-18页 |
第一节 非婚同居中弱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非婚同居中弱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一、无视弱者——同居主体的一般化 | 第15-16页 |
二、损害弱者——同居权益内容的匮乏 | 第16-18页 |
第四章 非婚同居中弱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制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同居关系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 第18-20页 |
一、区别对待原则——与婚姻登记制度的协调 | 第18页 |
二、弱者保护原则——同居法律规制的价值实现 | 第18-19页 |
三、适度调整原则——维系自主选择生活方式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非婚同居法律规制的基本思路 | 第20-25页 |
一、非婚同居立法形式之抉择 | 第20页 |
二、同居关系立法模式之选择 | 第20-22页 |
三、具体制度内容的大致思路 | 第22-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个人简历 | 第29-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