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看守所、收审所管理论文

天津市看守所监管工作改革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看守所管理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1.2.2 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研究第14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概念和相关理论第18-22页
    2.1 概念第18-20页
        2.1.1 看守所第18页
        2.1.2 看守所监管工作第18-19页
        2.1.3 未决羁押第19-20页
    2.2 相关理论第20-22页
        2.2.1 治理理论第20-21页
        2.2.2 精细化管理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天津市看守所监管工作中的现状与问题第22-38页
    3.1 我国看守所的历史沿革第22-25页
        3.1.1 看守所的引入和形成第22-23页
        3.1.2 看守所不同时期的发展第23-25页
    3.2 天津市看守所监管工作现状第25-30页
        3.2.1 监管法律的依托第25-27页
        3.2.2 行政归属的设置第27-29页
        3.2.3 日常监管的运行第29-30页
    3.3 天津市看守所监管工作调查和问题分析第30-38页
        3.3.1 问卷调查的实施及信度效度检验第30-31页
        3.3.2 监管主体问题第31-33页
        3.3.3 监管专业培训问题第33-35页
        3.3.4 监管设施建设问题第35-37页
        3.3.5 监所医疗问题第37-38页
第4章 国内外未决羁押工作的参考第38-44页
    4.1 英国监管体系和启示第38-39页
        4.1.1 英国监管系统的中立性第38-39页
        4.1.2 启示第39页
    4.2 美国未决羁押立法和启示第39-40页
        4.2.1 美国未决羁押立法情况第39-40页
        4.2.2 启示第40页
    4.3 德国监管体系和启示第40-41页
        4.3.1 德国分押分管制度第40-41页
        4.3.2 启示第41页
    4.4 台湾二元并存模式和启示第41-44页
        4.4.1 台湾二元并存模式第41-42页
        4.4.2 启示第42-44页
第5章 推进看守所监管工作的改革创新第44-56页
    5.1 全面推进立法建设第44-46页
        5.1.1 加快立法进程第45页
        5.1.2 强化法律体系的统一性第45-46页
        5.1.3 细化在押人员权益保障内容第46页
    5.2 加快看守所体制改革第46-48页
        5.2.1 依法行使看守所羁押职能第47页
        5.2.2 加快看守所中立化改革进程第47-48页
        5.2.3 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第48页
    5.3 加强监管队伍精细化建设第48-50页
        5.3.1 科学分配警力第49页
        5.3.2 加强思想、业务素质培养第49-50页
        5.3.3 建立精细化考核机制第50页
    5.4 健全监督机制第50-53页
        5.4.1 精细化内外监督机制第51-52页
        5.4.2 适度加大执法信息公开化程度第52页
        5.4.3 加强在押人员权利救济机制第52-53页
    5.5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管理社会化第53-56页
        5.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53-54页
        5.5.2 加强警戒水平第54页
        5.5.3 推进医疗管理社会化进程第54-56页
结束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第60-62页
致谢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防型环境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研究--基于风险感知与社会冲突的视角
下一篇: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以弱者权益保护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