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6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7-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0-19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0-13页 |
一、1990年到2006年《证券法》正式实施 | 第11页 |
二、2006年《证券法》正式实施至今 | 第11-13页 |
第二节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13-19页 |
一、审核制度与发行条件 | 第13-15页 |
二、发行对象及发行定价 | 第15-16页 |
三、转售制度 | 第16-17页 |
四、信息披露制度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核准制审核严周期长、发行条件尚未统一 | 第19-20页 |
一、适用核准制审核严周期长 | 第19-20页 |
二、发行条件尚未统一 | 第20页 |
第二节 发行对象、人数与发行定价规定不合理 | 第20-22页 |
一、发行对象范围宽松、人数较少 | 第20-21页 |
二、发行定价限制过度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转售期限、市场、比例宽严失当 | 第22-24页 |
一、对于部分认购对象的限售期较短 | 第22-23页 |
二、无专门转售市场 | 第23页 |
三、向二级市场转售数量、比例限制较为宽松 | 第23-24页 |
第四节 信息披露负担重、成本高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域外借鉴:美国私募证券法律制度 | 第25-34页 |
第一节 美国私募证券发行法律制度 | 第26-28页 |
一、发行审核:豁免注册 | 第26-27页 |
二、发行对象的资格与人数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美国私募证券转售法律制度 | 第28-32页 |
一、规则144 | 第29-30页 |
二、规则144A | 第30-32页 |
第三节 美国私募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 第32-34页 |
一、概述 | 第32页 |
二、D条例的具体规定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发行审核制度与发行条件的完善 | 第35-37页 |
一、发行审核:注册制乃至备案制是否可行 | 第35-36页 |
二、统一创业板与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发行条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发行对象的优化与发行定价限制的放宽 | 第37-39页 |
一、优化发行对象 | 第37-38页 |
二、放宽发行定价限制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有关限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第39-41页 |
一、延长实际控制人关联方和公司董监高限售期 | 第39页 |
二、开辟专属合格投资者的转售市场 | 第39-40页 |
三、收紧向二级市场转售数量、比例限制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实现信息披露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 第41-43页 |
一、减少强制披露 | 第41页 |
二、实行分类披露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