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杂果类论文--枣论文

枣树种质资源形态学评价及品种AFLP鉴定

符号说明第4-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枣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第11-16页
        1.1.1 枣的起源与演化第11页
        1.1.2 我国枣树资源的分布情况第11-12页
        1.1.3 枣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第12-15页
        1.1.4 枣树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第15-16页
    1.2 AFLP 技术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第16-17页
        1.2.1 AFLP 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第16-17页
        1.2.2 AFLP 技术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第17页
    1.3 枣树主要农艺性状第17-18页
        1.3.1 枣头第17页
        1.3.2 二次枝第17-18页
        1.3.3 枣吊及叶片第1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8页
    2.1 枣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第19-25页
    2.2 枣树种质资源圃的构建第25页
    2.3 枣树表型性状调查第25-26页
        2.3.1 枣树表型性状变异分析第25页
            2.3.1.1 枣头性状调查第25页
            2.3.1.2 二次枝性状调查第25页
            2.3.1.3 枣吊长度及每吊叶片数调查第25页
        2.3.2 枣树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第25-26页
        2.3.3 枣树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第26页
        2.3.4 枣树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第26页
    2.4 AFLP 分析第26-28页
        2.4.1 供试品种的采集第26-27页
        2.4.2 枣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7页
        2.4.3 限制性酶切及连接反应第27页
        2.4.4 预扩增第27-28页
        2.4.5 选择性扩增第28页
        2.4.6 PAGE 电泳第28页
        2.4.7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2页
    3.1 枣品种形态学评价第28-37页
        3.1.1 枣品种表型性状变异分析第28-29页
        3.1.2 枣品种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3.1.3 枣品种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第30-31页
        3.1.4 枣品种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第31-37页
    3.2 AFLP 分析第37-42页
        3.2.1 DNA 的提取第37页
        3.2.2 引物组合的筛选第37-38页
        3.2.3 多态性分析第38-39页
        3.2.4 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第39页
        3.2.5 AFLP 聚类分析第39-42页
4 讨论第42-44页
    4.1 枣形态变异特点第42页
    4.2 形态学评价注意问题第42-43页
    4.3 基于 AFLP 的枣品种分析第43-44页
5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穗醋栗(Ribes nigium L.)叶片抗坏血酸多样性及与果实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三桠乌药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