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4-27页 |
1.1 黑穗醋栗资源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1.1 黑穗醋栗的分布 | 第14-15页 |
1.1.2 国内外黑穗醋栗生产概况 | 第15页 |
1.2 黑穗醋栗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及产业前景 | 第15-17页 |
1.2.1 黑穗醋栗的化学成分 | 第15-16页 |
1.2.2 黑穗醋栗的营养价值 | 第16-17页 |
1.2.3 黑穗醋栗的药用价值 | 第17页 |
1.2.4 黑穗醋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3 抗坏血酸的研究概况 | 第17-25页 |
1.3.1 抗坏血酸的发现历史及主要来源 | 第17-18页 |
1.3.2 抗坏血酸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及生物合成途径 | 第18-21页 |
1.3.3 抗坏血酸的代谢 | 第21-23页 |
1.3.4 抗坏血酸的转运 | 第23-24页 |
1.3.5 抗坏血酸的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2 生理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7-32页 |
2.2.1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2.2.2 抗坏血酸和DHA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2.2.3 GSH和GSSG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2.2.4 APX、MDHAR、DHAR和GR活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2.2.5 草酸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6页 |
3.1 不同品种黑穗醋栗叶片抗坏血酸水平的多样性 | 第32-33页 |
3.2 黑穗醋栗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抗坏血酸含量与部分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 第33-37页 |
3.2.1 黑穗醋栗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抗坏血酸、DHA和T-AsA含量差异 | 第33-35页 |
3.2.2 黑穗醋栗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MDHAR、DHAR和GR活性荠异 | 第35页 |
3.2.3 黑穗醋栗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APX活性差异 | 第35-36页 |
3.2.4 黑穗醋栗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H_2O_2含量的差异 | 第36-37页 |
3.3 摘叶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抗坏血酸关系的影响 | 第37-46页 |
3.3.1 摘叶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2 摘叶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发育中叶片果实GSH含量及GSH/GSSG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 摘叶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APX、DHAR、MDHAR和GR活性的影响 | 第40-45页 |
3.3.4 摘叶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中OA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 摘果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抗坏血酸关系的影响 | 第46-54页 |
3.4.1 摘果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2 摘果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中叶片及果实GSH含量及GSH/GSSG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3 摘果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APX、DHAR、MDHAR和GR活性的影响 | 第49-53页 |
3.4.4 摘果处理对黑穗醋栗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中OA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5 外施抗坏血酸和OA对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的影响 | 第54-56页 |
3.5.1 外施抗坏血酸对AsA-GSH循环的影响 | 第54-55页 |
3.5.2 外施OA对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4 讨论 | 第56-60页 |
4.1 不同品种黑穗醋栗叶片抗坏血酸水平的多样性 | 第56页 |
4.2 不同叶龄黑穗醋栗抗坏血酸含量与部分代谢酶活性的比较 | 第56-57页 |
4.3 黑穗醋栗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及叶片抗坏血酸含量的相互关系 | 第57-59页 |
4.4 外施抗坏血酸和OA对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的影响 | 第59-60页 |
5 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