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4-15页 |
1.2 研究对象、内容及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3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乡村规划相关理论综述和实践分析 | 第18-26页 |
2.1 乡村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8-20页 |
2.1.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第18页 |
2.1.2 城乡统筹 | 第18-19页 |
2.1.3 “反规划” | 第19页 |
2.1.4 社区规划理论 | 第19-20页 |
2.1.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20页 |
2.2 国外乡村规划建设实践 | 第20-22页 |
2.2.1 法国的乡村开发 | 第20-21页 |
2.2.2 韩国新村建设 | 第21页 |
2.2.3 日本“造村运动” | 第21-22页 |
2.3 我国乡村规划建设的实践研究 | 第22-23页 |
2.3.1 新农村建设 | 第22页 |
2.3.2 发展乡镇企业 | 第22-23页 |
2.3.3 发展乡村旅游 | 第23页 |
2.4 乡村规划设计现状问题解析 | 第23-24页 |
2.4.1 乡村规划设计特点 | 第23-24页 |
2.4.2 乡村规划设计现状问题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相关案例分析 | 第26-32页 |
3.1 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旅游小镇 | 第26-27页 |
3.1.1 案例简介 | 第26页 |
3.1.2 乡村建设特色借鉴 | 第26-27页 |
3.2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农业旅游示范区 | 第27-28页 |
3.2.1 案例简介 | 第27-28页 |
3.2.2 产业模式借鉴 | 第28页 |
3.3 北京市朝阳区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 第28-31页 |
3.3.1 案例简介 | 第28-29页 |
3.3.2 产业功能构成借鉴 | 第29-30页 |
3.3.3 蟹岛循环农业模式分析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循环农业发展视角下的乡村规划策略 | 第32-41页 |
4.1 我国农业发展与乡村建设历程 | 第32-34页 |
4.1.1 传统农业阶段的乡村建设 | 第32页 |
4.1.2 现代常规农业阶段的乡村建设 | 第32-33页 |
4.1.3 农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的新方向:循环经济与环境舒适度 | 第33-34页 |
4.2 循环农业的基础理论 | 第34-36页 |
4.2.1 循环农业的内涵 | 第34页 |
4.2.2 循环农业的原理和核心 | 第34-35页 |
4.2.3 循环农业的模式 | 第35-36页 |
4.3 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 第36-38页 |
4.3.1 国外的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 第36页 |
4.3.2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实践 | 第36-37页 |
4.3.3 项目所在地相关研究及实践动态 | 第37-38页 |
4.4 基于循环农业发展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策略 | 第38-40页 |
4.4.1 规划原则 | 第38-39页 |
4.4.2 规划策略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基于循环农业发展的农村庭院设计 | 第41-52页 |
5.1 农村庭院相关内容 | 第41-43页 |
5.1.1 农村庭院的定义 | 第41页 |
5.1.2 农村庭院的功能 | 第41-42页 |
5.1.3 农村庭院的组成 | 第42-43页 |
5.2. 庭院循环农业 | 第43-48页 |
5.2.1 相关概念 | 第43-44页 |
5.2.2 庭院循环农业建设模式 | 第44-47页 |
5.2.3 庭院循环农业经济的效益分析 | 第47-48页 |
5.3 循环农业庭院设计 | 第48-50页 |
5.3.1 循环农业庭院及其内容 | 第48-49页 |
5.3.2 循环生态技术在农村庭院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剑川县水古楼村规划设计实践研究 | 第52-70页 |
6.1 水古楼村现状 | 第52-55页 |
6.1.1 现状概况 | 第52页 |
6.1.2 区位条件 | 第52-53页 |
6.1.3 自然环境 | 第53-54页 |
6.1.4 社会环境 | 第54-55页 |
6.2 水古楼村产业发展现状 | 第55-57页 |
6.2.1 产业类型及现状分析 | 第55-56页 |
6.2.2 水古楼村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6.3 水古楼村规划发展要求 | 第57-58页 |
6.3.1 水古楼村现状问题 | 第57页 |
6.3.2 村民发展意愿调查 | 第57页 |
6.3.3 水古楼村循环农业发展 | 第57-58页 |
6.4 基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水古楼村规划设计策略 | 第58-62页 |
6.4.1 产业策略 | 第58-59页 |
6.4.2 生态策略 | 第59-62页 |
6.4.3 空间策略 | 第62页 |
6.4.4 文化策略 | 第62页 |
6.5 基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水古楼村规划设计实践 | 第62-69页 |
6.5.1 水古楼村规划原则 | 第62-63页 |
6.5.2 水古楼村规划布局 | 第63-66页 |
6.5.3 水古楼村民居设计 | 第66-6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