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3.1 虚拟学术社区研究 | 第11-14页 |
1.3.2 知识贡献动机研究 | 第14-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2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第22-3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1.1 自我决定理论 | 第22-23页 |
2.1.2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3-24页 |
2.2 理论模型构建 | 第24-25页 |
2.3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 第25-31页 |
2.3.1 乐于助人 | 第26页 |
2.3.2 知识自我效能 | 第26-27页 |
2.3.3 归属感 | 第27页 |
2.3.4 声望 | 第27-28页 |
2.3.5 互惠 | 第28-29页 |
2.3.6 外部奖励 | 第29页 |
2.3.7 自我发展 | 第29-31页 |
3 实证调查与数据处理 | 第31-43页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1-36页 |
3.2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第36页 |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3.4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 第37-43页 |
3.4.1 信度分析 | 第38页 |
3.4.2 效度分析 | 第38-43页 |
4 数据分析 | 第43-51页 |
4.1 相关分析 | 第43-45页 |
4.1.1 内在动机与知识贡献行为的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4.1.2 外在动机与知识贡献行为的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4.2 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4.2.1 知识贡献动机与知识贡献质量的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4.2.2 知识贡献动机与知识贡献数量的回归分析 | 第47页 |
4.3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7-51页 |
4.3.1 虚拟学术社区类型对知识贡献行为的方差分析 | 第48-50页 |
4.3.2 虚拟学术社区类型对知识贡献动机的方差分析 | 第50-51页 |
5 总结 | 第51-56页 |
5.1 结论分析 | 第51-53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53-54页 |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