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牵引供电方式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2 行波测距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3 行波测距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AT供电接触网等效模型的建立 | 第15-36页 |
2.1 AT供电接触网的参数计算和系统简化 | 第15-21页 |
2.1.1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及AT供电接触网简介 | 第15-16页 |
2.1.2 AT供电接触网等效空间模型建立 | 第16-17页 |
2.1.3 接触网阻抗和导纳的计算 | 第17-20页 |
2.1.4 接触网中多导线的等值合并 | 第20-21页 |
2.2 AT供电接触网行波的波速确定 | 第21-30页 |
2.2.1 行波基本理论 | 第21-28页 |
2.2.2 AT供电接触网中的传播模量 | 第28-29页 |
2.2.3 接触网相模变换矩阵 | 第29页 |
2.2.4 接触网故障行波波速的确定 | 第29-30页 |
2.3 小波算法在AT供电接触网中应用原理 | 第30-31页 |
2.3.1 小波变换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2.3.2 小波的模极大值 | 第31页 |
2.4 AT供电接触网建模 | 第31-35页 |
2.4.1 各类模块选择及设置 | 第31-35页 |
2.4.2 建立AT供电牵引供电网络Simulink仿真模型 | 第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AT供电接触网MATLAB/Simulink故障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3.1 AT供电接触网行波故障仿真 | 第36-37页 |
3.2 行波故障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3.2.1 线路空载时T-R、T-F、F-R三种类型短路故障仿真分析 | 第37-39页 |
3.2.2 电力机车运行时T-R、T-F、F-R三种类型短路故障仿真分析 | 第39-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