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引言 | 第11-13页 |
1.2 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13-16页 |
1.2.1 制备嵌段共聚物的各种方法 | 第13-14页 |
1.2.2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 | 第14-15页 |
1.2.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第15-16页 |
1.3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 第16-21页 |
1.3.1 嵌段共聚物胶束化 | 第17-18页 |
1.3.2 胶束制备实例及其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1.4 聚合物所形成模板诱导下制备无机材料 | 第21-25页 |
1.4.1 二氧化硅材料 | 第21-22页 |
1.4.2 碳酸钙材料 | 第22-25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8页 |
1.5.1 研究背景 | 第25-26页 |
1.5.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7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3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2 实验步骤 | 第30-37页 |
2.2.1 ATRP制备嵌段共聚物PS-PAA | 第30-32页 |
2.2.2 PS-PAA胶束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3 以PS-PAA胶束为模板碳酸钙杂化体的制备 | 第33页 |
2.2.4 以PS-PAA胶束为模板二氧化硅杂化体的制备 | 第33页 |
2.2.5 实验表征方法 | 第33-37页 |
第三章 嵌段共聚物的表征 | 第37-46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ATRP聚合产物的表征 | 第37-45页 |
3.2.1 通过丙烯酸正丁酯制备PS-b-PAA | 第37-38页 |
3.2.2 GPC表征 | 第38-42页 |
3.2.3 FT-IR表征 | 第42-43页 |
3.2.4 1H-NMR表征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及杂化体的制备 | 第46-62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PS-PAA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 | 第46-55页 |
4.2.1 不同嵌段比的共聚物PS-PAA在同种共溶剂中的自组装 | 第47-48页 |
4.2.2 同一嵌段比的共聚物PS-PAA在不同共溶剂中的自组装 | 第48-51页 |
4.2.3 同一胶束溶液中的不同胶束形貌以及对胶束稳定性的跟踪 | 第51-52页 |
4.2.4 不同胶束溶液的粒径分布 | 第52-55页 |
4.3 碳酸钙杂化体及其孔材料的研究 | 第55-59页 |
4.3.1 TEM和SEM观察 | 第55-57页 |
4.3.2 FT-IR和TGA表征 | 第57-59页 |
4.4 二氧化硅杂化体及多孔二氧化硅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2-63页 |
5.1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62页 |
5.2 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及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研究生阶段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