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2页 |
2.1.1 青春期 | 第12页 |
2.1.2 性健康教育 | 第12页 |
2.1.3 学科渗透 | 第12页 |
2.2 北京版初中生物教材的特点 | 第12-13页 |
2.3 初中生的特点 | 第13-15页 |
2.3.1 生理特点 | 第13-14页 |
2.3.2 心理特点 | 第14-15页 |
2.4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4.1 国外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概况 | 第15-16页 |
2.4.2 我国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概况 | 第16-17页 |
2.5 其它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8-20页 |
3.1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18-20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3.1.2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0页 |
4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 第20-23页 |
4.1 初中生性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4.2 我国现阶段常用的性健康教育的方法 | 第22-23页 |
5. 性健康教育渗透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 第23-39页 |
5.1 研究实施的对象 | 第23页 |
5.2 青春期性教育目标 | 第23-25页 |
5.3 青春期性教育实施的原则 | 第25页 |
5.4 北京版生物教材中渗透性健康教育教材的内容分析 | 第25-27页 |
5.5 性健康教学设计实践探究 | 第27-39页 |
6 结论与反思 | 第39-42页 |
6.1 结论 | 第39-41页 |
6.2 反思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