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间建筑自然通风的CFD模拟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1.1.1 自然通风的节能性 | 第11-12页 |
1.1.2 自然通风的舒适性 | 第12页 |
1.1.3 大空间建筑特征 | 第12-13页 |
1.1.4 大空间建筑的自然通风运用特点 | 第13页 |
1.2 自然通风的CFD研究手段 | 第13-14页 |
1.3 自然通风在国内外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自然通风在国内外的研究 | 第14-16页 |
1.3.2 自然通风在国内外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4.2 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2 流体流动数值模拟的基础 | 第19-26页 |
2.1 流体湍流流动的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2.2 湍流模型及其应用 | 第20-22页 |
2.3 辐射模型及其应用 | 第22-24页 |
2.4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24页 |
2.5 网格的生成 | 第24-26页 |
2.5.1 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网格 | 第24-25页 |
2.5.2 复杂外形的网格生成 | 第25-26页 |
3 大空间建筑自然通风及数值求解研究 | 第26-40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6-28页 |
3.2 建筑所在地气候条件及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 第28-30页 |
3.2.1 地理、气候介绍 | 第28页 |
3.2.2 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 第28-30页 |
3.3 网格的划分 | 第30-31页 |
3.4 边界条件 | 第31-34页 |
3.4.1 入口边界 | 第31-32页 |
3.4.2 出口边界 | 第32页 |
3.4.3 屋顶边界 | 第32-33页 |
3.4.4 地面边界 | 第33-34页 |
3.4.5 其余壁面边界 | 第34页 |
3.5 计算方法及收敛判断依据 | 第34页 |
3.6 两种不同材质玻璃屋顶的模拟 | 第34-40页 |
4 大空间自然通风的模拟与结果分析 | 第40-51页 |
4.1 模拟方案 | 第40页 |
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4.2.1 春季通风方案 | 第41-43页 |
4.2.2 秋季通风方案 | 第43-47页 |
4.2.3 夏季通风方案 | 第47-51页 |
5 大空间自然通风热舒适分析 | 第51-58页 |
5.1 自然通风热舒适概述 | 第51页 |
5.2 适应性模型及适应标准 | 第51-52页 |
5.3 风速对热中性温度的补偿 | 第52页 |
5.4 大空间建筑自然通风的热舒适区 | 第52-53页 |
5.5 大空间建筑自然通风的热舒适评价 | 第53-58页 |
5.5.1 观察点的确定 | 第53-54页 |
5.5.2 模拟方案观察区的热舒适评价 | 第54-58页 |
6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