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合并范围的国内外文献 | 第10-11页 |
1.3.2 合并商誉的国内外文献 | 第11-12页 |
1.3.3 关联交易的国内外文献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2 我国合并报表的审计规范及其解读 | 第15-19页 |
2.1 集团审计的定义 | 第15-16页 |
2.2 合并报表的审计重点 | 第16页 |
2.3 审计计划的编制 | 第16-19页 |
3 合并范围审计 | 第19-26页 |
3.1 合并范围确定的相关规定 | 第19-21页 |
3.1.1 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 | 第19-20页 |
3.1.2 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定 | 第20-21页 |
3.1.3 我国关于合并范围的规定 | 第21页 |
3.2 合并范围变动的审计 | 第21-26页 |
3.2.1 合并范围变动审计的意义 | 第21-22页 |
3.2.2 人为调节合并范围的案例分析 | 第22-23页 |
3.2.3 加强合并范围变动审计的建议 | 第23-26页 |
4 合并商誉审计 | 第26-32页 |
4.1 合并商誉确定的相关规定 | 第26-27页 |
4.1.1 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 | 第26页 |
4.1.2 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定 | 第26页 |
4.1.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 第26-27页 |
4.2 合并商誉的初始计量审计 | 第27-29页 |
4.2.1 购买日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项目的认定审计 | 第27-28页 |
4.2.2 购买日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认定审计 | 第28-29页 |
4.2.3 对合并商誉初始计量方法的建议 | 第29页 |
4.3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审计 | 第29-32页 |
4.3.1 合并商誉的理论减值测试方法 | 第30-31页 |
4.3.2 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现状及其启示 | 第31-32页 |
5 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审计 | 第32-41页 |
5.1 关联方关系审计 | 第32-34页 |
5.1.1 确认关联方关系的相关法规 | 第32-33页 |
5.1.2 关联方关系审计的方法 | 第33-34页 |
5.2 关联方交易审计 | 第34-36页 |
5.2.1 关联方交易的相关法规 | 第35页 |
5.2.2 关联方交易审计的方法 | 第35-36页 |
5.3 虚假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 第36-37页 |
5.4 关联方交易价格审计 | 第37-41页 |
5.4.1 关联交易价格的相关规定 | 第37-38页 |
5.4.2 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审计方法 | 第38-39页 |
5.4.3 关联交易价格侵害股东利益 | 第39-40页 |
5.4.4 对关联交易价格审计的建议 | 第40-41页 |
6 合并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审计 | 第41-45页 |
6.1 对子公司分类的审计 | 第41页 |
6.2 抵销项目审计 | 第41-42页 |
6.3 重要财务指标审计 | 第42-45页 |
6.3.1 核对净利润 | 第42-43页 |
6.3.2 核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第43页 |
6.3.3 核对利润分配 | 第43-44页 |
6.3.4 核对所有者权益 | 第44-45页 |
7 结论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