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度谐振式红外光声气体传感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红外光声气体传感器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光声理论 | 第12-30页 |
2.1 光声光热效应 | 第12-13页 |
2.2 光声腔分类及工作原理 | 第13-16页 |
2.3 光声腔的理论分析 | 第16-19页 |
2.4 光声腔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19-21页 |
2.5 传输线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6 光声腔的LC振荡电路 | 第23-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谐振式红外光声系统的设计和制作 | 第30-39页 |
3.1 光声腔分类和光声系统 | 第30-31页 |
3.2 光谱与激光器的选择 | 第31-33页 |
3.3 光声腔设计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3.4 光声腔体的结构设计 | 第34-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光声系统谐振模式的研究 | 第39-45页 |
4.1 新的谐振模式及系统的性能表现 | 第39-42页 |
4.2 缓冲室结构设计及其对峰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进一步优化光声系统的探讨 | 第45-52页 |
5.1 输出腔体的结构对信号幅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5.2 基于其他的系统参数的可调节性的优化探讨 | 第48-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系统对类沙林毒气DMMP的检测 | 第52-62页 |
6.1 DMMP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52-54页 |
6.2 DMMP发生装置及基本原理 | 第54-59页 |
6.3 光声信号与各参数的关系 | 第59-6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