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0. 前言 | 第10-15页 |
0.1 问题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0.2.1 顶岗实习生身份的认定与法律适用 | 第11-12页 |
0.2.2 实习中意外伤害法律问题法律适用 | 第12-15页 |
1. 邵振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及引发的思考 | 第15-19页 |
1.1 案情介绍 | 第15页 |
1.2 引发的思考 | 第15-19页 |
1.2.1 法律层面上的思考 | 第15-16页 |
1.2.2 现实层面的思考 | 第16-19页 |
2. “顶岗实习”概念和“顶岗实习”必要性分析 | 第19-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页 |
2.2 顶岗实习与其他实习类型的主要区别 | 第19-20页 |
2.3 顶岗实习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2页 |
3.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伤害事故的类型 | 第22-25页 |
3.1 高职院校、实习单位与实习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2-23页 |
3.2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伤害事故的类型 | 第23-25页 |
4. 高职院校定岗实习中法律缺位现象 | 第25-28页 |
4.1 认知上的缺位 | 第25-26页 |
4.2 法律上的缺位 | 第26-27页 |
4.3 实习生的身份界定不明确 | 第27-28页 |
5.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法律责任缺位原因探析 | 第28-31页 |
5.1 学校沦为到处求人的弱势群体导致学校在过程管理中缺位概 | 第28页 |
5.2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导致其积极性缺失 | 第28-30页 |
5.3 规范顶岗实习的法律严重缺失 | 第30页 |
5.4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知识缺乏,维权意识淡薄 | 第30-31页 |
6. 国外相关法律制度及借鉴意义 | 第31-34页 |
6.1 德国的“双元制” | 第31-32页 |
6.2 美国的“合作教育” | 第32-33页 |
6.3 日本的“产学结合” | 第33-34页 |
7. 构建科学的顶岗实习法律责任体系 | 第34-39页 |
7.1 应建立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司法保障的人身伤害法律体系 | 第34-36页 |
7.2 应建立政府统筹、学生优先、学校参与的顶岗实习共同责任体系 | 第36页 |
7.3 应建立政府干预、校企合作、学生为主体参与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 | 第36-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