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自然债务制度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选题理由与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关于自然之债的学术研究 | 第10-11页 |
(三) 境外关于自然债务的学术研究 | 第11-14页 |
1、 大陆法系 | 第11-13页 |
2、 英美法系 | 第13-14页 |
二、 自然债务的理论问题 | 第14-26页 |
(一) 自然债务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 自然债务与法律债务的区别 | 第15-16页 |
(三) 自然债务的本质 | 第16-17页 |
(四) 自然债务的构成 | 第17-18页 |
(五) 自然债务的效力 | 第18-21页 |
1、 给付保有力 | 第19页 |
2、 处分自然之债的效力 | 第19-21页 |
(六) 自然债务的意义 | 第21-26页 |
三、 自然债务的实证研究--关于自然债的类别分析 | 第26-37页 |
(一) 不法原因给付后产生的债务 | 第26-28页 |
(二) 基于道德义务产生的债务 | 第28-29页 |
(三) 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 | 第29-30页 |
(四) 基于婚姻家庭产生的债务 | 第30-32页 |
(五) 超过法定利息的债务 | 第32-33页 |
(六) 因赌博产生的债务 | 第33-37页 |
四、 我国自然债务制度之构建 | 第37-40页 |
(一) 我国自然债务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7-38页 |
(二) 明确自然债务的定义 | 第38页 |
(三) 界定自然债务的特征 | 第38-39页 |
(四) 统一自然债务的效力 | 第39页 |
(五) 应完善的相关法律的建议 | 第39-40页 |
五、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