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轨系统的柴油引燃式天然气发动机控制与优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32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9页 |
1.1.1 内燃机的技术进化 | 第11-14页 |
1.1.2 均质充量压燃技术 | 第14-15页 |
1.1.3 清洁代用燃料 | 第15-17页 |
1.1.4 柴油引燃式天然气发动机 | 第17-18页 |
1.1.5 课题提出 | 第18-19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9-28页 |
1.2.1 天然气组分适应控制 | 第19-25页 |
1.2.2 柴油引燃式天然气发动机性能优化 | 第25-28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8-32页 |
第2章 柴油引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32-47页 |
2.1 发动机系统构型设计 | 第32-39页 |
2.1.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2-34页 |
2.1.2 系统构型设计 | 第34-39页 |
2.2 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39-45页 |
2.2.1 柴油引燃式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39-43页 |
2.2.2 电子节气门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43-44页 |
2.2.3 印刷电路板设计 | 第44-4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柴油引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57页 |
3.1 柴油引燃天然气模式控制软件框架 | 第47-48页 |
3.2 电子节气门控制软件 | 第48-52页 |
3.2.1 电子节气门控制算法 | 第48-51页 |
3.2.2 电子节气门控制效果 | 第51-52页 |
3.3 空燃比闭环控制软件 | 第52-56页 |
3.3.1 空燃比闭环控制算法 | 第52-54页 |
3.3.2 空燃比闭环控制效果 | 第54-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天然气组分自适应控制 | 第57-63页 |
4.1 天然气组分识别 | 第57-60页 |
4.1.1 天然气特征参数与反馈变量的选取 | 第57-58页 |
4.1.2 天然气组分识别方法 | 第58-60页 |
4.2 天然气组分适应 | 第60-62页 |
4.2.1 天然气组分适应开环控制 | 第60-61页 |
4.2.2 天然气组分适应闭环控制 | 第61-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柴油引燃式天然气发动机性能优化 | 第63-88页 |
5.1 试验条件与燃料参数 | 第63-64页 |
5.1.1 试验对象与设备 | 第63页 |
5.1.2 试验燃料 | 第63-64页 |
5.2 空燃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64-74页 |
5.2.1 节气门开度对空燃比的影响 | 第65页 |
5.2.2 对燃烧的影响 | 第65-68页 |
5.2.3 对经济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5.2.4 对排放性能的影响 | 第70-74页 |
5.3 柴油灵活喷射策略 | 第74-86页 |
5.3.1 一段喷油定时的影响 | 第75-78页 |
5.3.2 第二段喷油定时的影响 | 第78-81页 |
5.3.3 第一段喷油比例的影响 | 第81-84页 |
5.3.4 喷射策略对小负荷性能的影响 | 第84-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2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88-89页 |
6.2 研究成果以及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对比 | 第89-90页 |
6.3 展望与建议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