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现状研究 | 第12-15页 |
1.3.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1.3.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4.1 就业 | 第15页 |
1.4.2 大学生 | 第15-16页 |
1.4.3 就业政策 | 第16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5.1 需求供给与供求匹配理论 | 第16页 |
1.5.2 政府干预理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调查设计 | 第18-23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2 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 | 第18-19页 |
2.2.1 调查方法 | 第18-19页 |
2.2.2 问卷设计 | 第19页 |
2.3 调查样本的选取和调查实施 | 第19-20页 |
2.3.1 样本的选取 | 第19-20页 |
2.3.2 调查实施 | 第20页 |
2.4 调查问卷的统计 | 第20-21页 |
2.4.1 问卷回收情况 | 第20页 |
2.4.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20-21页 |
2.4.3 调查统计 | 第21页 |
2.5 研究伦理 | 第21-23页 |
2.5.1 参与者的意愿 | 第21页 |
2.5.2 不伤害参与者身心 | 第21页 |
2.5.3 匿名与保密原则 | 第21-22页 |
2.5.4 避免隐瞒与欺骗 | 第22页 |
2.5.5 分析与报告守则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 | 第23-32页 |
3.1 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 第23-26页 |
3.2 大学生调查结果 | 第26-29页 |
3.2.1 毕业去向 | 第26-27页 |
3.2.2 就业受影响的因素 | 第27-29页 |
3.3 就业政策调查结果 | 第29-31页 |
3.3.1 就业制度 | 第29页 |
3.3.2 就业政策 | 第29-31页 |
3.4 高校调查结果 | 第31-32页 |
3.4.1 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 第31页 |
3.4.2 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8页 |
4.1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4.1.1 就业结构性矛盾 | 第32-33页 |
4.1.2 大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有差距 | 第33-34页 |
4.1.3 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实际就业有差距 | 第34-35页 |
4.2 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 第35-48页 |
4.2.1 政策法规分析 | 第35-45页 |
4.2.2 高校培养角度分析 | 第45-46页 |
4.2.3 社会环境角度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提高重庆市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 第48-54页 |
5.1 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 | 第48-51页 |
5.1.1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体系 | 第48页 |
5.1.2 完善大学生用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 第48-50页 |
5.1.3 提高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可操作性 | 第50-51页 |
5.2 注重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 | 第51-52页 |
5.3 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 | 第52-54页 |
5.3.1 着力建设公共服务职能 | 第52页 |
5.3.2 加强宏观调控职能 | 第52-53页 |
5.3.3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的扶持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