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核电机组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核电机组 | 第12-14页 |
1.2.2 电网接纳核电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山东电网接纳核电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核电机组基本原理和模型 | 第19-38页 |
2.1 我国核电发展战略 | 第19-22页 |
2.2 核电站基本工作原理 | 第22-27页 |
2.2.1 一回路 | 第23-26页 |
2.2.2 二回路 | 第26-27页 |
2.3 核电站数学模型 | 第27-35页 |
2.3.1 反应堆芯方程 | 第27-32页 |
2.3.2 核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 | 第32-33页 |
2.3.3 冷却剂主泵模型 | 第33-34页 |
2.3.4 汽轮机模型 | 第34页 |
2.3.5 调速器模型 | 第34-35页 |
2.4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中核电模拟 | 第35-37页 |
2.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核电机组与系统电网间的相互影响 | 第38-48页 |
3.1 电网故障对核电机组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 核电站接入对电网系统的影响 | 第39-42页 |
3.2.1 核电机组的接入方式 | 第39-40页 |
3.2.2 核电机组的运行方式 | 第40页 |
3.2.3 核电机组接入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 算例仿真 | 第42-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山东电网接入核电后的稳定性研究 | 第48-72页 |
4.1 算例电网基本方式描述 | 第49-53页 |
4.1.1 山东电网核电规划 | 第49-50页 |
4.1.2 特高压规划 | 第50-51页 |
4.1.3 基本方式 | 第51-52页 |
4.1.4 计算条件 | 第52-53页 |
4.2 核电接入对山东电网的影响分析 | 第53-70页 |
4.2.1 500kV线路故障 | 第53-57页 |
4.2.2 500kV变压器母线故障 | 第57-63页 |
4.2.3 发电厂切除故障 | 第63-68页 |
4.2.4 特高压及直流联络线故障 | 第68-70页 |
4.3 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