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2,2-二氟乙醇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1.1 2,2-二氟乙醇简介第9页
    1.2 氟代醇的应用和制备第9-14页
        1.2.1 氟代醇的应用第9-10页
        1.2.2 氟代醇的制备方法第10-14页
            1.2.2.1 气相加氢还原法第10-11页
            1.2.2.2 液相加氢还原法第11-12页
            1.2.2.3 水解法第12页
            1.2.2.4 氧化法第12-13页
            1.2.2.5 引发剂法第13-14页
    1.3 NaBH_4的还原羧酸和酯第14-18页
        1.3.1 NaBH_4的还原羧酸的反应机理第14-15页
        1.3.2 NaBH_4的还原酯的反应机理第15-16页
        1.3.3 NaBH_4的还原酸和酯的实例第16-18页
    1.4 钌基催化剂和Ru/ZrO_2·xH_2O催化剂第18-22页
        1.4.1 钌基催化剂第18-21页
        1.4.2 Ru/ZrO_2-xH_2O催化剂第21-22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2-24页
        1.5.1 研究意义第22页
        1.5.2 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和催化剂表征第24-29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4-25页
        2.1.1 试剂第24-25页
        2.1.2 实验仪器第25页
    2.2 催化剂表征第25-27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25页
        2.2.2 比表面积测定(BET)第25-26页
        2.2.3 CO化学吸附表征第26页
        2.3.4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6-27页
        2.2.5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第27页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7页
        2.2.7 透射显微镜(TEM)第27页
        2.2.8 差热扫描量热法第27页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7-29页
第三章 NaBH_4还原二氟乙酸乙酯合成二氟乙醇的研究第29-37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3.2.1 实验步骤第30页
        3.2.2 分析方法第30-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3.3.1 反应温度对HCF_2CH_2OH收率的影响第31-32页
        3.3.2 溶剂对HCF_2CH_2OH收率的影响第32-33页
        3.3.3 反应时间对HCF_2CH_2OH收率的影响第33-34页
        3.3.4 NaBH_4用量对HCF_2CH_2OH收率的影响第34页
        3.3.5 反应产物HCF_2CH_2OH的红外谱图第34-35页
    3.4 NaBH_4还原CF_2HCOOCH_2CH_3的反应机理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Ru/ZrO_2·xH_2O催化剂上制备2,2-二氟乙醇第37-60页
    4.1 引言第37-38页
    4.2 实验部分第38-44页
        4.2.1 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
        4.2.2 催化加氢反应第38-39页
        4.2.3 催化剂的表征第39-44页
            4.2.3.0 催化剂的BET表征第39页
            4.2.3.1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39-40页
            4.2.3.2 催化剂的CO化学吸附表征第40-41页
            4.2.3.3 催化剂的SEM和TEM表征第41-42页
            4.2.3.4 催化剂的FT-IR图谱第42页
            4.2.3.5 催化剂的差热分析第42-43页
            4.2.3.6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第43-4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4-53页
        4.3.1 反应溶剂的影响第44-45页
        4.3.2 反应搅拌速度的影响第45-46页
        4.3.3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6-47页
        4.3.4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7-48页
        4.3.5 反应压力的影响第48页
        4.3.6 Ru担载量对反应的影响第48-49页
        4.3.7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49-50页
        4.3.8 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溶液pH值对反应的影响第50-51页
        4.3.9 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沉淀剂对反应的影响第51-52页
        4.3.10 催化剂稳定性第52页
        4.3.11 氢氟酸对反应的影响第52-53页
    4.4 对反应过程的探究第53-55页
        4.4.1 反应产物二氟乙酸第53-54页
        4.4.2 二氟乙酸甲酯和二氟乙酸的反应比较第54-55页
    4.5 Ru/ZrO_2·xH_2O催化二氟乙酸加氢实验结果第55-57页
        4.5.1 溶剂对二氟乙酸加氢反应的影响第55页
        4.5.2 反应液pH值对二氟乙酸加氢反应的影响第55-56页
        4.5.3 添加剂对二氟乙酸加氢反应的影响第56-57页
    4.6 二氟乙酸加氢反应机理的探讨第57-59页
    4.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烷偶联剂和介孔模板协同作用下制备多级孔结构ZSM-5沸石
下一篇:CVD法生长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