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思路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3.3 研究的思路 | 第11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2-16页 |
2.1 汽车经销商内涵 | 第12-13页 |
2.2 融资结构理论 | 第13-16页 |
2.2.1 MM理论 | 第13页 |
2.2.2 权衡理论 | 第13页 |
2.2.3 优序融资理论 | 第13-14页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4-15页 |
2.2.5 融资理论评述 | 第15-16页 |
3 中国汽车经销商及融资渠道现状 | 第16-22页 |
3.1 中国汽车经销商的发展历程 | 第16-18页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统销模式 | 第16页 |
3.1.2 游击和展销会模式 | 第16页 |
3.1.3 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模式 | 第16-17页 |
3.1.4 品牌专卖店模式 | 第17页 |
3.1.5 概念市场阶段 | 第17-18页 |
3.2 中国汽车经销商的经营环境 | 第18-19页 |
3.2.1 政策环境 | 第18页 |
3.2.2 消费环境 | 第18页 |
3.2.3 品牌经营 | 第18-19页 |
3.3 中国汽车经销商的融资渠道模式 | 第19-22页 |
3.3.1 财政融资渠道 | 第19页 |
3.3.2 银行融资渠道 | 第19-20页 |
3.3.3 资本市场渠道 | 第20页 |
3.3.4 商业信用渠道 | 第20-21页 |
3.3.5 民间融资渠道 | 第21-22页 |
4 中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选择 | 第22-35页 |
4.1 影响中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的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4.1.1 环境因素 | 第22页 |
4.1.2 市场因素 | 第22-23页 |
4.1.3 业务因素 | 第23-24页 |
4.1.4 管理因素 | 第24-25页 |
4.2 中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定性分析 | 第25-26页 |
4.2.1 内源融资 | 第25页 |
4.2.2 外源融资 | 第25-26页 |
4.3 中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定量分析——模糊评价模型 | 第26-35页 |
4.3.1 中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模糊评价模型建立的思路 | 第26页 |
4.3.2 中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模糊评价模型建立的准则 | 第26-27页 |
4.3.3 中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模糊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7页 |
4.3.4 中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7-28页 |
4.3.5 中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4.3.6 层次模型权重的计算 | 第30-35页 |
5 A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选择分析 | 第35-39页 |
5.1 A汽车经销商及备选融资渠道 | 第35-36页 |
5.1.1 A汽车经销商简介 | 第35页 |
5.1.2 A汽车经销商主要融资模式 | 第35-36页 |
5.2 A汽车经销商融资备选渠道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第36-37页 |
5.2.1 数据的采集 | 第36页 |
5.2.2 数据的处理 | 第36-37页 |
5.3 A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选择的建议 | 第37-39页 |
6 实现我国汽车经销商融资渠道选择有效性的建议 | 第39-43页 |
6.1 加强汽车经销企业自身素质和信誉 | 第39页 |
6.2 加大金融机构对汽车经销企业的支持力度 | 第39-40页 |
6.3 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 第40-41页 |
6.4 加快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 第41-43页 |
7 结论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