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1 犬瘟热病毒病原学特征 | 第13-14页 |
1.1.1 犬瘟热病毒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 | 第13-14页 |
1.1.2 犬瘟热病毒的抗原性与培养特性 | 第14页 |
1.1.3 犬瘟热病毒病毒的组织嗜性与致病性 | 第14页 |
1.2 犬瘟热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4-16页 |
1.2.1 犬瘟热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第14-15页 |
1.2.2 犬瘟热病毒基因组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第15-16页 |
1.3 犬瘟热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 第16-19页 |
1.3.1 病原学检测技术 | 第16-17页 |
1.3.2 血清学检测技术 | 第17-18页 |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第18-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水貂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20-32页 |
2.1 材料 | 第20-21页 |
2.1.1 病料来源 | 第20页 |
2.1.2 细胞和参考毒株 | 第20页 |
2.1.3 主要试剂和器材 | 第20页 |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0-21页 |
2.2 方法 | 第21-25页 |
2.2.1 病料的采集与处理 | 第21页 |
2.2.2 病料 RT-PCR 检测 CDV | 第21-22页 |
2.2.3 病料 PCR 检测水貂细小病毒(MEV 和 ADMV) | 第22-23页 |
2.2.4 病毒分离培养 | 第23-24页 |
2.2.5 分离毒鉴定 | 第24-25页 |
2.3 结果 | 第25-30页 |
2.3.1 病料 RT-PCR 检测 CDV 及 PCR 的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25-26页 |
2.3.2 病料 PCR 检测水貂细小病毒(MEV 和 ADMV)结果 | 第26-27页 |
2.3.3 分离毒 CDV 在不同细胞上的病变特征 | 第27页 |
2.3.4 分离毒 CDV 在不同细胞上的病毒效力 | 第27-28页 |
2.3.5 分离毒 CDV 在 Vero 细胞上的中和效价 | 第28页 |
2.3.6 CDV 分离毒 RT-PCR 鉴定结果 | 第28页 |
2.3.7 分离毒 RT-PCR 扩增产物测序鉴定结果 | 第28-29页 |
2.3.8 分离毒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2.3.9 包涵体检查结果 | 第30页 |
2.4 讨论 | 第30-31页 |
2.4.1 病毒检测引物的设计 | 第30页 |
2.4.2 CDV 分离毒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0-31页 |
2.4.3 CDV 分离毒鉴定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2.5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水貂犬瘟热病毒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32-38页 |
3.1 材料 | 第32页 |
3.1.1 毒株 | 第32页 |
3.1.2 主要试剂和器材 | 第32页 |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3.2 方法 | 第32-33页 |
3.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2-33页 |
3.2.2 样品处理与核酸提取 | 第33页 |
3.2.3 目的基因的扩增与标准质粒的构建 | 第33页 |
3.2.4 标准曲线的建立及敏感性检测 | 第33页 |
3.2.5 特异性试验 | 第33页 |
3.2.6 稳定性试验 | 第33页 |
3.3 结果 | 第33-36页 |
3.3.1 RT-PCR 扩增及质粒的构建 | 第33-34页 |
3.3.2 标准曲线的建立及敏感性检测 | 第34-35页 |
3.3.3 特异性试验 | 第35-36页 |
3.3.4 稳定性试验 | 第36页 |
3.4 讨论 | 第36-37页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水貂犬瘟热病毒精制卵黄抗体(IGY)的制备及动物保护试验 | 第38-46页 |
4.1 材料 | 第38-39页 |
4.1.1 毒株 | 第38页 |
4.1.2 抗原制备 | 第38页 |
4.1.3 实验动物 | 第38页 |
4.1.4 主要试剂和器材 | 第38页 |
4.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8-39页 |
4.2 方法 | 第39-41页 |
4.2.1 蛋鸡的免疫 | 第39页 |
4.2.2 鸡蛋与血清的收集及处理 | 第39页 |
4.2.3 卵黄抗体提取制备 | 第39-40页 |
4.2.4 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力测定 | 第40页 |
4.2.5 SDS-PAGE 电泳检测 IgY | 第40页 |
4.2.6 抗水貂 CDV 病毒 IgY 体外病毒中和试验 | 第40-41页 |
4.2.7 IgY 免疫动物保护性试验 | 第41页 |
4.3 结果 | 第41-44页 |
4.3.1 AGP 法测定 CDV IgG 和 IgY 的抗体水平 | 第41-42页 |
4.3.2 间接 ELISA 法测定 CDV IgG 和 IgY 的抗体水平 | 第42-43页 |
4.3.3 SDS-PAGE 电泳检测卵黄抗体 | 第43页 |
4.3.4 IgY 体外病毒中和试验 | 第43页 |
4.3.5 IgY 免疫动物治疗效果 | 第43-44页 |
4.4 讨论 | 第44-45页 |
4.4.1 免疫原选择 | 第44页 |
4.4.2 免疫程序设计 | 第44-45页 |
4.4.3 卵黄抗体与血清抗体消长规律 | 第45页 |
4.4.4 AGP 检测方法的设立 | 第45页 |
4.4.5 IgY 抽提方法的选择 | 第45页 |
4.5 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导师简介 | 第52-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