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6页 |
| 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2页 |
| 1.1 前言 | 第14-16页 |
| 1.2 对虾养殖面临问题 | 第16-18页 |
| 1.3 对虾免疫系统概况 | 第18-19页 |
| 1.4 病害防治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 1.5 功能基因验证方法概述 | 第21-29页 |
| 1.6 基因表达系统-常用启动子概述 | 第29-38页 |
| 1.7 昆虫杆状病毒系统的基本应用 | 第38-40页 |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0-42页 |
|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β-actin基因5’上游序列的克隆与活性分析 | 第42-64页 |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43-53页 |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53-61页 |
| 2.3 讨论 | 第61-64页 |
| 第三章 凡纳滨对虾β-actin基因第一内含子区域调控元件结构和功能鉴定 | 第64-84页 |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64-68页 |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8页 |
| 3.3 讨论 | 第78-84页 |
| 第四章 以Sba P(ENX)为元件的重组昆虫杆状病毒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 第84-102页 |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85-94页 |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94-99页 |
| 4.3 讨论 | 第99-102页 |
| 第五章 重组昆虫杆状病毒系统Bac-Sba P(ENX)-RFP的应用 | 第102-110页 |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102-104页 |
| 5.2 结果和分析 | 第104-108页 |
| 5.3 讨论 | 第108-110页 |
| 结论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36页 |
| 附录 | 第136-138页 |
| 作者简历 | 第138-14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