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6-2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20-3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1.2 环面蜗杆传动的应用及特点 | 第20-21页 |
1.3 环面蜗杆传动的基本发展过程 | 第21-22页 |
1.4. 次包络环面蜗杆配对蜗轮的加工刀具和方法 | 第22-27页 |
1.4.1 飞刀加工 | 第23页 |
1.4.2 剃刀以及珩磨加工 | 第23-24页 |
1.4.3 滚刀加工 | 第24-27页 |
1.4.4 CNC数控加工 | 第27页 |
1.5 环面蜗轮滚刀后角面铲磨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1.5.1 普通圆柱蜗轮滚刀的铲磨 | 第27-28页 |
1.5.2 环面蜗轮滚刀的铲磨 | 第28-30页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0-32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第二章 环面蜗轮滚刀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32-45页 |
2.1 滚刀刀齿螺旋面的数学模型 | 第32-36页 |
2.1.1 坐标系的建立 | 第32-34页 |
2.1.2 平面包络环面蜗轮滚刀螺旋面的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2.2 滚刀刀齿螺旋面上点的计算与螺旋面绘制 | 第36-39页 |
2.2.1 多头滚刀刀齿螺旋面上点的计算与螺旋面绘制 | 第36-38页 |
2.2.2 另一侧齿面的计算与绘制 | 第38页 |
2.2.3 平面包络环面蜗轮滚刀螺旋面的特殊性质 | 第38-39页 |
2.3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 | 第39-41页 |
2.4 环面蜗轮滚刀的几个主要结构特征 | 第41-44页 |
2.4.1 滚刀的结构类型 | 第41页 |
2.4.2 滚刀容屑槽类型 | 第41-43页 |
2.4.3 滚刀容屑槽数的设计 | 第43-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后角面数控磨削理论研究 | 第45-64页 |
3.1 环面蜗轮滚刀侧后角面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 | 第45-46页 |
3.2 滚刀刀齿几何特征的数学建模 | 第46-51页 |
3.2.1 滚刀刀齿前刀面的数学建模 | 第48页 |
3.2.2 滚刀刃口线的数学建模 | 第48-49页 |
3.2.3 刃带与刃带线的数学建模 | 第49-51页 |
3.2.4 滚刀后刀面的数学建模 | 第51页 |
3.2.5 滚刀刀齿齿底面和齿顶面的数学建模 | 第51页 |
3.3 平面包络环面蜗轮滚刀侧后角面数控加工的数学模型 | 第51-58页 |
3.3.1 刀齿特征线的法矢量与切矢量 | 第51-54页 |
3.3.2 刀齿铲磨模型与求解 | 第54-56页 |
3.3.3 另一侧后角面铲磨参数的求解 | 第56-58页 |
3.4 滚刀刀齿侧后角面的数学模型 | 第58-60页 |
3.4.1 刀齿侧后角面的数学方程 | 第58-60页 |
3.4.2 刀齿侧后角面的绘制 | 第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4页 |
第四章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后角面数控磨削仿真 | 第64-82页 |
4.1 基于VERICUT的数控仿真磨削加工平台的建立 | 第64-71页 |
4.1.1 平面砂轮磨头的选择 | 第65页 |
4.1.2 建立四轴联动虚拟数控磨床模型 | 第65-66页 |
4.1.3 建立刀具模型及刀具库 | 第66-69页 |
4.1.4 建立毛坯 | 第69-70页 |
4.1.5 调入NC程序文件及调整系统参数 | 第70-71页 |
4.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刀齿侧后角面数控仿真磨削加工 | 第71-78页 |
4.2.1 虚拟圆心式磨头旋转轴心坐标的换算 | 第72页 |
4.2.2 环面蜗轮滚刀螺旋面及荣屑槽的仿真加工 | 第72-78页 |
4.3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刀齿侧后角面数控磨削加工过程的分析 | 第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2页 |
第五章 滚刀后角面数控磨削加工误差分析 | 第82-99页 |
5.1 实际加工过程中可能导致加工误差产生的因素 | 第82-87页 |
5.1.1 刃带后角误差的非关键加工调整参数 | 第82-86页 |
5.1.2 影响刃带和后角误差的关键加工调整参数 | 第86-87页 |
5.2 后角面加工误差试验与分析 | 第87-98页 |
5.2.1 误差试验的设计 | 第87页 |
5.2.2 基圆圆心标定过程中滚刀径向X方向标定误差对后角面加工误差的影响 | 第87-91页 |
5.2.3 前刀面相位角误差对后角面加工误差的影响 | 第91-93页 |
5.2.4 砂轮倾角误差对后角面加工误差的影响 | 第93-9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滚刀后角面数控磨削实验研究 | 第99-109页 |
6.1 工艺规划 | 第99-102页 |
6.1.1 滚刀安装 | 第99-100页 |
6.1.2 坐标标定 | 第100-102页 |
6.1.3 滚刀相位角度标定 | 第102页 |
6.2 安装及加工误差补偿 | 第102-104页 |
6.3 滚刀后角面数控磨削加工 | 第104-10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9-112页 |
7.1 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09-110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7.3 展望和建议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附录A 螺旋面计算MATLAB代码 | 第121-126页 |
附录B 后角面磨削NC程序(G代码) | 第126-129页 |
作者简历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