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三维重建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主动式三维轮廓测量 | 第16-19页 |
1.2.2 被动式光学测量 | 第19-20页 |
1.2.3 基于彩色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技术发展 | 第20-21页 |
1.3 面向口腔修复的三维测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1.3.1 国外牙颌三维重建技术现状 | 第22页 |
1.3.2 国内牙颌三维重建技术现状 | 第22-23页 |
1.4 本文选题背景以及安排 | 第23-26页 |
1.4.1 本文选题依据 | 第23-24页 |
1.4.2 本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测量系统模型 | 第26-43页 |
2.1 空间几何关系变换 | 第26-32页 |
2.1.1 空间几何变换 | 第27-28页 |
2.1.2 坐标系的建立 | 第28-30页 |
2.1.3 摄像机透视投影模型 | 第30-32页 |
2.2 双目视觉系统模型 | 第32-38页 |
2.2.1 基于双目视觉系统的三维重建模型 | 第32-35页 |
2.2.2 标定测量系统 | 第35-38页 |
2.3 双目视觉系统的对极几何 | 第38-40页 |
2.3.1 对极几何约束关系 | 第38-39页 |
2.3.2 对极几何的代数关系 | 第39-40页 |
2.4 标定实验 | 第40-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面向彩色结构光的颜色处理技术 | 第43-51页 |
3.1 基于光栅投影仪的颜色失真 | 第43-45页 |
3.1.1 色彩模型介绍 | 第43-44页 |
3.1.2 结构光投影的颜色失真分析 | 第44-45页 |
3.2 面向彩色结构光的色彩校正技术 | 第45-49页 |
3.2.1 色彩校正技术方法概述 | 第45-46页 |
3.2.2 光谱响应模型 | 第46-47页 |
3.2.3 基于三原色及次原色的色彩校正算法 | 第47-49页 |
3.3 基于三原色及次原色的色彩校正实验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基于彩色条纹的稀疏三维重建技术 | 第51-70页 |
4.1 HSI颜色空间特性 | 第51-53页 |
4.2 颜色识别与提取 | 第53-61页 |
4.2.1 颜色识别以及彩色边缘分割技术现状 | 第54-55页 |
4.2.2 基于HSI的颜色分类与条纹分割模型 | 第55-61页 |
4.3 彩色条纹序列的唯一性编码与解码技术 | 第61-64页 |
4.3.1 彩色条纹序列唯一性编码设计 | 第62-63页 |
4.3.2 基于唯一性条纹序列的解码与双目匹配 | 第63-64页 |
4.4 基于彩色边缘的稀疏三维重建实验 | 第64-69页 |
4.4.1 实验器材 | 第64-65页 |
4.4.2 彩色条纹亚像素边缘提取实验 | 第65-67页 |
4.4.3 基于彩色条纹亚像素边缘的稀疏三维重建实验 | 第67-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基于彩色光栅的稠密三维重建技术 | 第70-84页 |
5.1 彩色结构光编码技术 | 第70-73页 |
5.1.1 彩色结构光编码技术现状 | 第70-71页 |
5.1.2 基于HSI颜色空间的彩色光栅编码设计 | 第71-73页 |
5.2 基于彩色光栅的稠密三维重建技术 | 第73-75页 |
5.3 误差消除 | 第75-79页 |
5.4 基于彩色光栅的稠密三维重建实验 | 第79-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4-86页 |
6.1 总结 | 第84-85页 |
6.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