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第五节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7-18页 |
一 创新点 | 第17页 |
二 难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党章的相关概念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党章的涵义及特点 | 第18-20页 |
一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 第18-20页 |
二 党章是党的普遍行为规范 | 第20页 |
三 党章是党整体意志的集中体现 | 第20页 |
第二节 现行党章的结构和内容 | 第20-23页 |
一 总纲 | 第20-21页 |
二 条文 | 第21页 |
三 党员 | 第21页 |
四 组织制度 | 第21页 |
五 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六 党的干部 | 第22页 |
七 党的纪律 | 第22页 |
八 党的监督 | 第22页 |
九 党同非党组织的关系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党章的作用 | 第23-25页 |
一 为党的领导提供明确规范 | 第23页 |
二 对国家政治生活起着引领作用 | 第23页 |
三 为国法的正常运行起着保障作用 | 第23-24页 |
四 对广大人民的凝聚作用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建国以来中共党章修改概述 | 第25-63页 |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共党章修改基本情况概述 | 第25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八大党章 | 第25-30页 |
一 党的八大党章修改的历史背景 | 第25-28页 |
二 党的八大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党章——九大、十大、十一大党章 | 第30-38页 |
一 “左”倾错误指导下的九大、十大党章 | 第30-35页 |
二 徘徊中前进的党的十一大党章 | 第35-38页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章——十二大至十八大党章 | 第38-63页 |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的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党章 | 第39-45页 |
二 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党章——十四大、十五大党章 | 第45-51页 |
三 新世纪继续创新发展的党章——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党章 | 第51-63页 |
第四章 建国以来中共党章修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 第63-72页 |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共党章修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发展与逐步偏离——中共八大 | 第63-65页 |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共党章修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九大至十一大党章 | 第65-67页 |
一 “左”倾错误指导下的党的九大、十大党章 | 第65-66页 |
二 徘徊中前进的党的十一大党章 | 第66-67页 |
第三节 新时期中共党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十二大至十八大党章 | 第67-72页 |
一 十二大党章:重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轨道 | 第67-68页 |
二 十三大至十四大党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 | 第68页 |
三 十五大党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发展 | 第68-69页 |
四 十六大党章至十八大党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创新拓展 | 第69-72页 |
第五章 建国以来中共党章的修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及启示 | 第72-87页 |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共党章的修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 | 第72-77页 |
一 十五大党章与邓小平理论 | 第72-74页 |
二 十六大党章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第74-75页 |
三 十八大党章与科学发展观 | 第75-77页 |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共党章的修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 第77-87页 |
一 中共党章的修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互动性 | 第78-79页 |
二 坚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 第79-81页 |
三 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统一 | 第81-82页 |
四 坚持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统一 | 第82-84页 |
五 坚持群众路线的正确贯彻 | 第84-87页 |
结束语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