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0-20页 |
1.1.1 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1.1.2 基本结构 | 第12-13页 |
1.1.3 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1.4 主要性能参数 | 第14-15页 |
1.1.5 DSCs中各组件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 燃料电池 | 第20-24页 |
1.2.1 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1.2.2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1页 |
1.2.3 阴极氧还原反应 | 第21-22页 |
1.2.4 阴极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3 石墨烯量子点概述 | 第24-26页 |
1.3.1 石墨烯量子点的性质 | 第24-25页 |
1.3.2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 第25页 |
1.3.3 石墨烯量子点的应用 | 第25-26页 |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7页 |
2 计算与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2.1 计算方法 | 第27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7-29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7-28页 |
2.2.2 表征仪器 | 第28-29页 |
2.2.3 实验设备 | 第29页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2.3.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9页 |
2.3.2 交流阻抗测试 | 第29-30页 |
2.3.3 塔菲尔极化曲线测试 | 第30页 |
2.3.4 电流密度-电压曲线测试(J-V) | 第30页 |
2.3.5 旋转圆盘电极法 | 第30-31页 |
3 DSCs中对电极材料的理论设计与实验制备:乙二胺功能化的石墨烯(AFG) | 第31-49页 |
3.1 IRR机理和催化剂火山图 | 第31-36页 |
3.1.1 IRR机理 | 第31-34页 |
3.1.2 催化剂的火山图 | 第34-36页 |
3.2 AFG的制备与表征 | 第36-40页 |
3.2.1 AFG的制备 | 第36-37页 |
3.2.2 AFG的结构表征 | 第37-40页 |
3.3 DSCs在模拟太阳光下的性能 | 第40-44页 |
3.3.1 电极的制备 | 第40-41页 |
3.3.2 DSCs电池组装 | 第41页 |
3.3.3 电池性能表征 | 第41-44页 |
3.4 AFG对电极膜厚对DSCs光伏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3.5 臭氧化时间对DSCs光伏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FCs中阴极催化剂的理论设计与实验制备:氨基化的石墨烯(ANG) | 第49-68页 |
4.1 ORR机理和催化剂火山图 | 第50-54页 |
4.1.1 ORR机理 | 第50-52页 |
4.1.2 催化剂的火山图 | 第52-54页 |
4.2 ANG的制备与表征 | 第54-58页 |
4.2.1 ANG的制备 | 第54-55页 |
4.2.2 ANG的结构表征 | 第55-58页 |
4.3 ORR电催化性能表征 | 第58-63页 |
4.3.1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58-59页 |
4.3.2 旋转盘电极的制备 | 第59页 |
4.3.3 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表征 | 第59-63页 |
4.4 尿素的添加量对ANG阴极ORR活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4.5 GO的浓度对ORR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65-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褐煤作为丰富的原料来制备石墨烯量子点 | 第68-73页 |
5.1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 第68-69页 |
5.2 石墨烯量子点的表征 | 第69-71页 |
5.2.1 GQDs的光学性质 | 第69-70页 |
5.2.2 GQDs的组成分析 | 第70-71页 |
5.3 不同的提纯方式对于GQDs粒径的影响 | 第71-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创新点及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