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新型还原剂盐酸羟胺荧光铜纳米簇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1 荧光金属纳米簇(MNCs)概述第11-12页
    1.2 贵金属纳米簇(Au/AgNCs)第12-16页
    1.3 荧光非贵金属铜纳米簇(CuNCs)第16-20页
        1.3.1 以不同配体作为模板合成CuNCs第16-19页
        1.3.2 还原方式对体系的影响第19-20页
    1.4 荧光MNCs的应用第20-23页
        1.4.1 荧光MNCs作为金属离子和小分子传感器第20-21页
        1.4.2 荧光MNCs应用于生物标记和生物成像第21-23页
        1.4.3 荧光MNCs作为蛋白质和DNA传感器第23页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3-24页
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2.1 实验试剂第24-25页
    2.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3 Cu NCs的表征第26-27页
        2.3.1 CuNCs的TEM表征第26页
        2.3.2 CuNCs的XPS表征第26-27页
3 基于NH_2OH·HCl还原荧光Cu NCs@BSA的合成及其对Hg~(2+)特异性检测第27-52页
    3.1 CuNCs@BSA的制备第28页
    3.2 CuNCs@BSA合成条件的优化第28-38页
        3.2.1 还原剂NH_2OH·HCl的量对CuNCs@BSA荧光强度的影响第28-29页
        3.2.2 BSA/Cu(NO_3)2摩尔比和pH对CuNCs@BSA荧光强度的影响第29-31页
        3.2.3 反应温度、时间和不同铜源对CuNCs@BSA荧光强度的影响第31-33页
        3.2.4 还原条件的优化第33-38页
        3.2.5 对照实验第38页
    3.3 合成的CuNCs@BSA结果表征第38-43页
        3.3.1 UV-vis吸收光谱第38-39页
        3.3.2 CuNCs@BSA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第39-40页
        3.3.3 CuNCs@BSA的TEM表征第40-41页
        3.3.4 CuNCs@BSA的XPS表征第41-42页
        3.3.5 CuNCs@BSA的稳定性第42-43页
    3.4 应用合成的Cu NCs@BSA检测Hg~(2+)第43-51页
        3.4.1 Hg~(2+)的线性检测范围和检测限第46-49页
        3.4.2 Hg~(2+)的特异性检测第49-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基于NH_2OH·HCl还原荧光CuNCs@Lys的合成及其对Co~(2+)特异性检测第52-67页
    4.1 CuNCs@Lys的制备第53页
    4.2 CuNCs@Lys合成条件的优化第53-58页
        4.2.1 还原剂NH_2OH·HCl的量对CuNCs@Lys荧光强度的影响第53-54页
        4.2.2 Lys/Cu(NO_3)_2摩尔比对CuNCs@Lys荧光强度的影响第54页
        4.2.3 pH值对CuNCs@Lys荧光强度的影响第54-56页
        4.2.4 反应温度、时间和不同铜源对CuNCs@Lys荧光强度的影响第56-57页
        4.2.5 对照实验第57-58页
    4.3 合成的Cu NCs@Lys结果表征第58-62页
        4.3.1 UV-vis吸收光谱第58页
        4.3.2 CuNCs@Lys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第58-59页
        4.3.3 CuNCs@Lys的TEM表征第59-60页
        4.3.4 CuNCs@Lys的XPS表征第60-61页
        4.3.5 CuNCs@Lys的稳定性第61-62页
    4.4 应用合成的CuNCs@Lys检测Co~(2+)第62-65页
        4.4.1 Co~(2+)的线性检测范围和检测限第62-64页
        4.4.2 Co~(2+)的特异性检测第64-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本论文创新点及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基阴极电催化材料的理论设计与制备
下一篇:富含二硫键多肽/蛋白质的化学合成新方法及其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