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以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中小企业信贷的政策背景第10-11页
        1.1.2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第13-16页
        1.4.1 创新点与不足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2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现状及存在的风险第16-24页
    2.1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特征第16-20页
        2.1.1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第16-17页
        2.1.2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第17-19页
        2.1.3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一般流程第19-20页
    2.2 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现状第20-21页
        2.2.1 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辖内网点信贷业务现状第20-21页
        2.2.2 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信贷客户经理现状第21页
        2.2.3 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中小企业信贷行业分布情况第21页
    2.3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第21-24页
        2.3.1 信用风险第22页
        2.3.2 经营管理风险第22页
        2.3.3 政策风险第22页
        2.3.4 行业风险第22-24页
3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第24-34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第24-27页
        3.1.1 信用评级第24页
        3.1.2 信贷客户准入第24-25页
        3.1.3 信贷评审第25页
        3.1.4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第25-26页
        3.1.5 授后管理第26-27页
        3.1.6 风险管理的信贷预警第27页
    3.2 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结构与模式第27-32页
        3.2.1 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结构第27-28页
        3.2.2 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第28-32页
    3.3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模式的问题第32-34页
        3.3.1 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第32页
        3.3.2 信贷测评体系不完善第32页
        3.3.3 信贷后的跟踪管理缺失第32-34页
4 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案例分析—郑州X有限公司不良贷款案例分析第34-39页
    4.1 郑州X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第34页
        4.1.1 股本构成第34页
        4.1.2 经营概况第34页
        4.1.3 现场调査结论第34页
    4.2 信贷评估第34-36页
        4.2.1 基本情况评估第34页
        4.2.2 信用情况第34-35页
        4.2.3 贷款方式分析第35页
        4.2.4 资金用途分析及测试第35页
        4.2.5 贷款风险分析第35-36页
    4.3 财务数据分析第36-37页
        4.3.1 资产负债分析第37页
        4.3.2 损益分析第37页
        4.3.3 财务指标分析第37页
    4.4 业务处理结果及不良贷款成因第37-38页
        4.4.1 业务处理结果第37-38页
        4.4.2 不良贷款成因第38页
    4.5 案例评论第38-39页
5 商业银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建议第39-44页
    5.1 国外经验借鉴第39-40页
        5.1.1 业务合作的一对一的经验第39页
        5.1.2 融资限额确定标准的经验第39页
        5.1.3 重视第二还款来源的经验第39-40页
        5.1.4 提高综合回报能力的经验第40页
    5.2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第40-44页
        5.2.1 加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信息的审查第40-41页
        5.2.2 提高甄别信贷客户的反欺诈和贷后管理水平第41页
        5.2.3 加速信贷流程,增强风险评价能力第41-42页
        5.2.4 强化重点客户管理、增强有效的信贷风险缓释措施第42-43页
        5.2.5 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风险价值管理体系第43-44页
6 总结第44-46页
致谢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和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内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