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和对策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导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1.1 选题的背景-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传统零售银行缓慢转身第10页
        1.1.2 选题的意义-能否共存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3页
        1.4.1 本文的创新点第13页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3页
    1.5 小结第13-14页
2 互联网金融发展介绍第14-24页
    2.1 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和迅速发展的原因第14-16页
        2.1.1 互联网金融的含义第14-15页
        2.1.2 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原因第15-16页
    2.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第16-19页
        2.2.1 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第16-17页
        2.2.2 阿里小贷(阿里巴巴小额信贷业务)第17-18页
        2.2.3 众安在线(互联网保险)第18-19页
        2.2.4 商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金融担保)第19页
    2.3“p2p”金融业务第19-22页
    2.4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优势第22-23页
    2.5 小结第23-24页
3 互联网金融对零售银行的影响第24-32页
    3.1 经营理念及模式的冲击第24-25页
        3.1.1 互联网金融对零售银行经营理念的冲击第24页
        3.1.2 互联网金融对零售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第24-25页
    3.2 对零售银行利润结构的冲击第25-29页
        3.2.1 基本业务遇到的困难第25-28页
        3.2.2 其他业务遇到冲击第28-29页
    3.3 对小微企业客户业务影响第29-31页
        3.3.1 微众客户对零售银行的意义第29-30页
        3.3.2 零售银行已经开展的小微业务的症结第30-31页
    3.4 小结第31-32页
4 传统零售银行的应对策略第32-42页
    4.1 转变经营理念第32-33页
        4.1.1 承认技术的重要性第32页
        4.1.2 中心业务和地方业务共同发展第32-33页
    4.2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第33-35页
        4.2.1 从服务出发,创新新业务、新平台、新工具第33-34页
        4.2.2 利用自身原有优势,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第34页
        4.2.3 业务流程创新,减少中间环节第34-35页
    4.3 利用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同业业务第35-39页
        4.3.1 银行同业业务介绍第36-37页
        4.3.2 零售银行开展同业业务的必然性第37-38页
        4.3.3 我国零售银行同业业务同美国的比较第38-39页
    4.4 加强学习与合作第39-41页
        4.4.1 支付功能的合作第39-40页
        4.4.2 资金面的合作第40页
        4.4.3 客户资源方面的合作第40-41页
        4.4.4 加强与监管方的合作第41页
    4.5 小结第41-42页
5 结论第42-43页
附件 1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退货物流与销售定价模型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以中国银行郑州新区支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