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1.1 围氏马尾藻简介 | 第11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1.3.1 马尾藻繁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1.3.2 温度对马尾藻繁殖和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1.3.3 光照对马尾藻繁殖和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 1.3.4 盐度对马尾藻繁殖和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1.3.5 外源植物激素对藻类的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2 围氏马尾藻生物量变化及有性繁殖的观察 | 第17-27页 |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 2.1.1 藻体生物量变动调查 | 第17页 |
| 2.1.2 围氏马尾藻有性繁殖的观察 | 第17-18页 |
| 2.1.3 数据分析 | 第18页 |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5页 |
| 2.2.1 围氏马尾藻周年生物量变动 | 第18-19页 |
| 2.2.2 围氏马尾藻有性繁殖的观察 | 第19-25页 |
| 2.3 讨论 | 第25-27页 |
| 2.3.1 围氏马尾藻周年生物量的变动 | 第25-26页 |
| 2.3.2 围氏马尾藻有性繁殖的观察 | 第26-27页 |
| 3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受精卵成活率及幼孢子生长的影响 | 第27-33页 |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 3.1.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3.1.2 实验条件设置 | 第27页 |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7-28页 |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3.2.1 不同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受精卵成活率的影响 | 第28-30页 |
| 3.2.2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 第30-32页 |
| 3.3 讨论 | 第32-33页 |
| 4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幼孢子体光合色素含量及SOD和CAT活性的影响 | 第33-40页 |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4.1.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4.1.2 实验设计 | 第33页 |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3-34页 |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 4.2.1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围氏马尾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4.2.2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围氏马尾藻幼孢子体SOD的活性影响 | 第36页 |
| 4.2.3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围氏马尾藻幼孢子体CAT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4.3 讨论 | 第37-40页 |
| 4.3.1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围氏马尾藻幼孢子体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4.3.2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围氏马尾藻SOD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3.3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围氏马尾藻CAT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5 植物生长激素的添加对围氏马尾藻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 | 第40-47页 |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 5.1.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 5.1.2 实验设计 | 第40-41页 |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1页 |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 5.2.1 IAA对围氏马尾藻幼苗生长的作用 | 第41-42页 |
| 5.2.2 细胞分裂素(CTK)对围氏马尾藻幼苗生长的作用 | 第42-43页 |
| 5.2.3 赤霉素对围氏马尾藻幼苗生长的作用 | 第43页 |
| 5.2.4 芸苔素对围氏马尾藻幼苗生长的作用 | 第43-44页 |
| 5.3 讨论 | 第44-47页 |
| 5.3.1 IAA对围氏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 第44-45页 |
| 5.3.2 细胞分裂素对围氏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 第45页 |
| 5.3.3 赤霉素对围氏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 第45页 |
| 5.3.4 芸苔素对围氏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 第45-47页 |
| 6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 导师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