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Al-Cu-Mg系铝合金 | 第11-17页 |
1.2.1 Al-Cu-Mg系铝合金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2 Al-Cu-Mg系合金中的强化相 | 第12-14页 |
1.2.3 Al-Cu-Mg系铝合金的合金化 | 第14-17页 |
1.3 Al-Cu-Mg-Ag系铝合金 | 第17-22页 |
1.3.1 Al-Cu-Mg-Ag合金的发展概述 | 第17-18页 |
1.3.2 Al-Cu-Mg-Ag系合金的析出相 | 第18-19页 |
1.3.3 Al-Cu-Mg-Ag系合金的热处理 | 第19-21页 |
1.3.4 Al-Cu-Mg-Ag系合金的性能 | 第21-22页 |
1.4 疲劳性能 | 第22-24页 |
1.4.1 疲劳裂纹 | 第22-23页 |
1.4.2 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1.5 腐蚀性能 | 第24-25页 |
1.5.1 晶间腐蚀 | 第24-25页 |
1.5.2 剥落腐蚀 | 第25页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2 合金的制备与研究方法 | 第27-34页 |
2.1 合金的制备 | 第27-28页 |
2.1.1 成分设计 | 第27-28页 |
2.1.2 合金的熔炼与铸造 | 第28页 |
2.2 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 第28-29页 |
2.2.1 均匀化处理 | 第28页 |
2.2.2 热挤压处理 | 第28-29页 |
2.2.3 固溶处理 | 第29页 |
2.2.4 时效处理 | 第29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29-34页 |
2.3.1 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 | 第29页 |
2.3.2 维氏硬度测试 | 第29页 |
2.3.3 金相组织 | 第29-30页 |
2.3.4 晶粒度统计 | 第30页 |
2.3.5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 第30页 |
2.3.6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2.3.7 疲劳性能测试 | 第31页 |
2.3.8 晶间腐蚀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2.3.9 剥落腐蚀 | 第32-33页 |
2.3.10 极化曲线 | 第33页 |
2.3.11 交流阻抗谱 | 第33-34页 |
3 Zr对Al-Cu-Mg-A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51页 |
3.1 Zr对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4-42页 |
3.1.1 铸态组织 | 第34-37页 |
3.1.2 均匀化退火组织 | 第37-39页 |
3.1.3 挤压态组织 | 第39-40页 |
3.1.4 固溶温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 不同Zr含量对合金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3.2.1 硬度 | 第42页 |
3.2.2 室温拉伸性能 | 第42-44页 |
3.2.3 分析与讨论 | 第44页 |
3.3 添加0.2wt.%Zr对Al-Cu-Mg-Ag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44-49页 |
3.3.1 试验方法 | 第45页 |
3.3.2 疲劳寿命 | 第45-46页 |
3.3.3 疲劳断口分析 | 第46-49页 |
3.4 小结 | 第49-51页 |
4 Zr对Al-Cu-Mg-Ag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1-59页 |
4.1 晶间腐蚀 | 第51-52页 |
4.2 剥落腐蚀 | 第52-56页 |
4.3 极化曲线 | 第56-57页 |
4.4 电化学阻抗谱 | 第57页 |
4.5 分析与讨论 | 第57页 |
4.6 小结 | 第57-59页 |
5 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