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财政金融法论文

赤道原则应用法律问题研究--兼论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赤道原则概论第13-25页
 第一节 赤道原则内涵第13-14页
 第二节 赤道原则发展历程第14-15页
 第三节 赤道原则效力范围第15-17页
  一、空间效力---适用于项目融资第15-16页
  二、规模效力---大于1000万美元第16页
  三、时间效力---是否溯及既往第16-17页
 第四节 赤道原则的基本原则第17-23页
  一、项目融资审查分类原则第17-18页
  二、进行社会环境评估原则第18页
  三、适用不同社会和环境标准原则第18-19页
  四、行动计划和管理系统原则第19-20页
  五、借款人主动磋商和披露原则第20页
  六、建立投诉机制原则第20-21页
  七、建立第三方专家独立审查原则第21页
  八、借款人契约承诺原则第21-22页
  九、持续并独立监测和报告原则第22页
  十、EPFIs年度报告义务原则第22-23页
 第五节 赤道原则自愿性及其附件第23-24页
  一、赤道原则的自愿性和免责性第23页
  二、赤道原则的附件第23-24页
 第六节 EPFIs如何采纳赤道原则第24-25页
  一、采纳的程序第24-25页
  二、采纳赤道原则的优势第25页
第二章 赤道原则法理基础第25-34页
 第一节 环境保护理论促生赤道原则第25-26页
 第二节 银行社会责任基本要求第26-31页
  一、社会责任的内涵第26-27页
  二、银行业社会责任具体体现第27-28页
  三、银行业社会责任在各国发展历程第28-30页
  四、我国银行业社会责任相关政策第30-31页
 第三节 践行赤道原则控制银行风险第31-34页
  一、银行环境社会风险产生原因第31-32页
  二、银行环境社会风险分类第32-34页
  三、采纳赤道原则有效控制风险第34页
第三章 赤道原则实践法律问题第34-42页
 第一节 赤道原则在EPFIs中的国际法实践第34-37页
  一、花旗银行第34-35页
  二、汇丰银行第35-36页
  三、瑞穗实业银行第36-37页
 第二节 赤道原则国际法经典案例第37-42页
  一、国外赤道原则典型项目第37-38页
  二、我国赤道原则具体应用实例---以某板材项目为例第38-42页
第四章 绿色信贷--赤道原则中国化进程第42-48页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实践第42-45页
  一、项目融资经验教训第42页
  二、银行业逐步接受赤道原则中国化---绿色信贷第42-44页
  三、中国赤道银行先行者---兴业银行第44页
  四、绿色信贷积极践行者---中国银行第44-45页
 第二节 我国推行绿色信贷预期阻碍第45-46页
  一、银行缺乏足够社会责任感第45-46页
  二、政府部门更偏重发展经济第46页
  三、企业本性是追逐最大利润第46页
 第三节 我国推行绿色信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46-48页
  一、绿色信贷可引导促进环境保护第46-47页
  二、绿色信贷可有效控制银行贷款的环境风险第47-48页
  三、赤道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国际准则第48页
第五章 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构建第48-60页
 第一节 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现状第48-51页
  一、相关规章制度逐渐深入第48-50页
  二、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加以规定第50-51页
 第二节 现有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缺陷第51-53页
  一、缺乏明确银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第51-52页
  二、缺乏绿色信贷机制和法律制度保障第52页
  三、缺乏与绿色信贷相配套的其他法律制度第52-53页
  四、现有法律缺乏可操作性第53页
 第三节 构建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第53-60页
  一、在《商业银行法》中对银行社会责任加以完善第53-54页
  二、建立贷款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影响分类标准第54页
  三、实行贷款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制度第54-57页
  四、完善环保信息沟通共享制度第57页
  五、建立绿色信贷监管法律制度第57-58页
  六、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明确NGOs法律地位,增强相关法律可操作性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历第64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元困境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问题研究
下一篇: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