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论文框架设计 | 第15-18页 |
一、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北京市交通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特征 | 第20-24页 |
一、早晚堵 | 第21-22页 |
二、周末和节假日堵 | 第22页 |
三、主要道路堵 | 第22-23页 |
四、重点区域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一、城市功能过于集中 | 第24页 |
二、交通供需矛盾突出 | 第24-25页 |
三、路网结构不合理 | 第25-26页 |
四、交通事故多发 | 第26页 |
五、道路施工和交通管制活动频繁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大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借鉴 | 第27-39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大城市治堵措施 | 第27-35页 |
一、伦敦治堵措施——收取交通拥堵费 | 第27-29页 |
二、日本模治堵措施——发达的轨道交通 | 第29-30页 |
三、新加坡治堵措施——限制车辆使用 | 第30-32页 |
四、巴黎治堵措施——修建卫星城 | 第32-33页 |
五、香港治堵措施——改善停车环境 | 第33-34页 |
六、深圳治堵措施——发展智能交通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大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启示 | 第35-39页 |
一、严格交通执法,完善交通设施 | 第35-36页 |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疏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 第36页 |
三、重视城市交通规划,充分发挥路网作用 | 第36页 |
四、注重停车场建设,严格停车收费管理 | 第36-37页 |
五、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 第37-38页 |
六、加强交通需求控制,限制私家车出行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缓解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 | 第39-60页 |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均衡配置公共资源 | 第39-44页 |
一、充分优化现有资源,缓解重点区域的交通拥堵 | 第39-42页 |
二、进行城市“多中心”布局,分散城市功能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合理的交通模式 | 第44-47页 |
一、完善公共交通路网建设 | 第44-45页 |
二、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 第45页 |
三、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 第45-47页 |
第三节 完善交通需求管理,严格车辆管控 | 第47-52页 |
一、收取交通拥堵费 | 第48-49页 |
二、控制机动车总量 | 第49-51页 |
三、限制公车出行 | 第51-52页 |
第四节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交通循环 | 第52-53页 |
一、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 第52页 |
二、打通封闭小区道路 | 第52-53页 |
三、增加支路单行线设置 | 第53页 |
四、打通城市“断头路” | 第53页 |
第五节 丰富交通管理手段,增强管理效率 | 第53-57页 |
一、改变停车管理理念,减少路面违法停车 | 第53-56页 |
二、提高执法效率,加快事故快清快处 | 第56页 |
三、创新特勤模式,减小交通管制影响 | 第56-57页 |
四、完善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运输效率 | 第57页 |
第六节 加强交通宣传,营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 第57-60页 |
一、以宣传教育推动公众文明出行 | 第58页 |
二、以精细化服务实现交通宣传与服务定向传递 | 第58-59页 |
三、以建言献策促成社会各群体齐抓共管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